筹划近半年标的未露面 远望谷并购折戟
来源:北京商报 筹划收购前股价提前涨停,筹划(002161)并购的近半戟进展牵动着公司投资者的心。未曾料到的年标是,该收购筹划近半年时间却最终折戟,露面而在这期间市场始终未能一睹标的远望“真容”。1月9日晚间,谷并购折远望谷披露公告称,筹划由于交易双方无法就收购事宜达成一致,近半戟公司决定终止前期收购事项。年标 收购“流产” 从2022年7月14日宣布筹划收购,露面远望谷的远望并购事项已进行了近半年时间。不过,谷并购折1月9日晚间,筹划远望谷宣布并购终止。近半戟 对于筹划收购事项的年标终止原因,远望谷表示,截至目前交易双方无法就收购事宜达成一致,双方未能达成进入下一步实质阶段的前提条件。经审慎考虑,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收购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收购终止之前,远望谷始终没有对外披露标的情况,这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回溯远望谷公告,公司在2022年7月14日的股价异动公告中透露了收购事项,称公司拟筹划收购标的企业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电力安全产品,公司希望通过本次收购,利用标的企业已有的市场渠道资源,通过销售渠道协同,拓展公司RFID技术和产品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之后在2022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远望谷均各披露了一次“拟筹划收购事项的进展公告”。在上述公告中,远望谷也仅表示,公司与中介机构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的相关工作,公司与交易对方对本次交易相关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尚未形成正式协议。对于标的的情况,远望谷始终没有对外透露。 如今,筹划近半年时间,远望谷宣布收购终止。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筹划收购半年时间没有披露标的的情况确实不多见,这其中是否涉及“忽悠式”收购可能遭到监管层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远望谷在披露收购消息之前,公司股价出现提前涨停的情况,这也曾被市场质疑公司内幕消息管理是否合格。而在2022年7月14日披露收购消息后,远望谷二级市场股价也继续大涨,不过之后出现回落。截至1月9日收盘,远望谷股价报4.97元/股,总市值为36.77亿元。 净利接连亏损 筹划收购背后,远望谷基本面并不理想,公司净利已处于接连亏损状态。 据了解,远望谷在2007年8月登陆A股市场,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智慧铁路、智慧图书、智慧零售等行业市场,并为智慧文旅、资产管理、电力行业、智慧医疗、烟酒防伪及其他新兴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 纵观近年来业绩表现,远望谷在2016年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出现亏损,之后在2017年、2018年都未扭亏,公司净利在2018年也出现亏损。2019年,远望谷实现归属净利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双双扭亏。不过好景不长,远望谷自2020年再度陷入了全面亏损状态。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远望谷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74亿元、4.92亿元、3.0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38亿元、-6613万元、-9960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21亿元、-8182万元、-4947万元。 实际上,为了扭转公司业绩颓势,远望谷也曾筹划过收购事项。诸如,2018年,远望谷拟收购安徽一拓通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希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之后交易方案还进行过变更,不过最终也未能成行。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远望谷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百瑞赢:三大指数集体重挫 两市4400只个股下跌
- 无人机清晰拍到台军岗哨?台军确认仍嘴硬:长焦拍的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2)》在京发布
- 明年货币危机将爆发在欧洲?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日海自最高官员解释为何邀韩国参加阅舰式,日媒称自民党内部对邀韩有质疑声
- 报告:第二季度国内高端手机市场逆势增长
- 咖啡要涨价了?越南咖啡储量及产量锐减 或推升全球咖啡豆价格
- 房企融资稳了!金融监管“三箭齐发” 支持优质民营房企渡过低谷
- 【育儿问答】牛奶鸡蛋羹可以用配方奶做吗?
- 掉出“百亿梯队”,超七成产品年内收益告负,知名私募嘉恳资产怎么了?
- 永安期货:宏观与美豆基本面共振豆粕偏强 豆粕四季度何去何从?
- 安信信托董事高超失联,今年4场会议未亲自参加 公司:无法确定失联原因
- 利空黄金!专家预测鲍威尔“维持鹰派立场不动摇”
- 陈心颖:平安寿险改革符合预期,年底会完成剩余营业部改革
- 印度拟建两座核电站 莫迪计划10年内核电站数量增加两倍
- 农业农村部:23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33.4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
- 港媒:菲律宾将中国视为三个铁路项目的“最佳选择”
- 日野汽车数据造假范围进一步扩大,母公司丰田或将面临集体诉讼
- 1年期LPR缘何少降?分析人士称有三方面原因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