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IPO:年入15亿赚钱能力堪比茅台,营销费一年超3亿
颜值经济兴起,巨生大量公司抢滩布局。年入年超 10月9日,亿赚亿号称“专业皮肤护理公司”的力堪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比茅 在颜值经济的台营细分领域,胶原蛋白与玻尿酸构成为皮肤护理行业的销费“双骄”。巨子生物生产以重组胶原蛋白为关键生物活性成分的巨生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上市之后将成为国内第三家胶原蛋白上市公司。年入年超 巨子生物2021年营收达到15.52亿,亿赚亿归母净利润为8.28亿,力堪毛利率达到87%,比茅净利率达到53%,台营超过茅台的销费52%,碾压众多白酒品牌。巨生 不过,由于功能皮肤赛道市场竞争激烈,巨子生物发力C端市场营销费用大增,去年营销费达到3亿,今年前五个月达到1.8亿,营销费大增,净利率也出现走低。 营收主要靠两款产品 巨子生物的全称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法定代表人为严建亚。 巨子生物自称其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的领军者,是2021年中国第二大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按零售额计)。” 巨子生物开发的胶原蛋白为关键生物活性的专业皮肤产品,产品组合达到105项SKU,代表产品包括可丽金和可复美等。 目前,可丽金、可复美贡献了巨子生物的主要收入,2021年这两个品牌的收入达到14.24亿元,占巨子生物总收入的91.7%,也是中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第三、第四畅销品牌。 2019年-2021年,巨子生物收入分别为9.57亿、11.9亿、15.52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亿、8.26亿、8.28亿元,增长势头较为强劲。 2021年上半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21亿元及7.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及3.14亿元。 在毛利率方面,2019年以来,巨子生物整体毛利率在85%上下,其中2021年毛利率达到87%,略低于贵州茅台的91%,但高于五粮液、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等白酒品牌。 在净利率方面,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净利率分别为60.1%、69.4%、53.3%,而贵州茅台的净利率多年维持在52%左右。净利率作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综合的盈利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巨子生物的赚钱效应超过了茅台。 不过,2022年上半年,巨子生物的净利率下滑至43.4%。对此,巨子生物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该公司增加了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线上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支出,以不断扩张线上销售渠道,顺应行业趋势及抓住市场机会,从而使线上营销费用有所增加。 目前,巨子生物针对医疗机构和大众市场实施了“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的双轨销售策略,即同时面向To B和To C市场。 在B端市场,巨子生物面向全中国1000多家公立医院、约17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以及约300个连锁药房品牌销售及经销产品。 在C端市场,巨子生物通过直销和经销商建立了一个面向大众市场的全国性销售网络,直销主要包括通过电商和社交媒体平台(包括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和拼多多)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店铺进行销售。 正因为在电商、社交平台上的扩张,这些年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大增。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五个月,巨子生物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9378万元、1.58亿元、3.46亿元和1.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3.3%、22.3%和27.1%。其中,大部分销售开支用在线上营销上,2021年达到3亿,今年上半年达到1.9亿。 不同于B端市场有着医生和医院的背书,C端市场各种公司林立,参与者近身肉搏,而电商渠道获客越来越难,巨子生物也摆脱不了高昂的营销费用,陷入营销驱动的发展阶段中。 销售费用的增加,导致巨子生物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体现在了净利率方面,2022年前5个月公司的净利率跌至43.4%。 相比高额的营销费用,巨子生物的研发开支则较低,2019-2021年,巨子生物研发成本分别为1140万元、1338万元及2495万元,占公司收入的1.2%、1.1%及1.6%。 值得关注的是,巨子生物“烧钱”的速度非同寻常。截至2022年5月31日,巨子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22亿元,2021年底还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03亿元,减少了61.38亿。 曾因虚假宣传被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2021年功效性护肤市场占整个皮肤护理市场份额仅5.5%,市场规模为308亿元,但增长潜力远大于一般护肤和医用敷料市场。 特别是重组胶原蛋白市场,2021年该市场在功效性护肤市场的渗透率为14.9%,预计2027年渗透率大幅提升至30.5%,将成为功效性护肤市场中规模增速最快的领域,并且显著高于透明质酸(玻尿酸)市场的增幅。 走在功效性护肤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风口上,且还是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巨子生物因此成为资本的“香饽饽”。 2021年年底,巨子生物完成了一笔重磅融资,合计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瓴、CPE源峰、金镒资本、君联资本、鼎晖投资、中金资本、黑蚁资本等。在股东阵营中,目前高瓴资本持股达4.99%,CPE源峰持股4.33%。 目前,严建亚是巨子生物的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CEO),但严建亚并直接不持有巨子生物的股份。严建亚的妻子范代娣作为联合创始人,通过信托等合计控制巨子生物62.02%的投票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020年、2021年,巨子生物的附属公司(即西安巨子生物、陝西巨子生物技术、西安巨子医疗器械及陕西巨子特医)分别宣派3.97亿元、15.045亿元和10.175亿元股息,合计约为29.19亿元。 根据介绍,巨子生物的上述附属公司于2020年、2021年分别支付了150万元、25.50亿元的股息,即合计“套现”约25.52亿元。此外,巨子生物还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录得应付股息3.97亿元、19.0亿元和3.68亿元,合计约为26.6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巨子生物曾因可丽金面膜被消费者起诉,且被法院判定为虚假宣传,对应的案件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田*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 主审法院认为,涉案面膜属于特殊化妆品,其在未取得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的情形下,宣传具有美白效果,且宣称“医生推荐,560家医院的共同选择”,“500大型医院美容护肤都选我了,你还不选我吗”,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构成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 巨子生物提起上诉,最终被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最终,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巨子生物返还原告田*货款2428元,并支付原告田*三倍赔偿金7284元,裁判日期为2017年9月8日。 本次冲刺上市,巨子生物拟将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扩展与产品组合和生物活性成分有关的生产能力、增强全渠道销售和经销网络、提高运营和信息系统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对于巨子生物的上市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投资者捕捉多资产良机 邹维娜加盟华安基金后首次“挂帅”
- 上海将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 视频平台付费套路几时休
- 雪佛龙年度利润大幅刷新记录 巨额回购声明让白宫很生气
- 陕西:“十四五”末 力争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 上海:2023年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继续按照0.5%收取担保费
- 苏农银行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15.01亿元 同比增长29.4%
- 大赚718亿元!张坤、葛兰回血,四季度股基打赢翻身仗
- 交易商协会:“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 总投资5646亿元 陕西795个重点项目开工
- 美国田纳西州警察暴力执法事件持续发酵 当地民众呼吁正义
- 国盛宏观熊园团队:喜多于忧—春节大事7个看点
-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tuku tuku taka”
- 伦锡刷新7个月高位表现亮眼
- 特斯拉今年预计交付180万辆
- 耶路撒冷一宗教场所遭袭 造成至少8死10伤
- 别急着加油!年内“第八降”几无悬念,加满一箱或少花5元
-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周高雄被开除党籍
- 速度10GB/s!PCIe 5.0 SSD来了:2TB售价感受下
- 华创证券张瑜:中国版QE,谁在“非常规”扩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