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数字化改革“再下一城” 携手华为探索AI制药硬核科技
随着与华为“官宣”将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再下一城云南白药的云南药硬数字化变革“再下一城”。 据了解,白药云南白药与华为将在AI药物研发领域共拓合作广度与深度,数字手华索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化改核科相关病症、革携数据库开发等。为探作为中药及植物领域龙头企业的再下一城云南白药与技术龙头华为强强联合,有望发挥各自在行业内的云南药硬资源、技术优势,白药实现共赢。数字手华索 作为近年来制药领域的化改核科一大风口,AI技术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革携关注。这一前沿技术有望极大降低新药研发的为探成本、周期及风险,再下一城是缓解新药研发成本高企、收益率下降双重困境的有效手段。AI技术对国内新药企业抢占“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药物市场的机遇窗口期,从而提升药企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白药与华为“牵手”之优势即在于,云南白药可利用其自身具备的新药研发、专业知识及资深药物专家,为AI+药物研发提供数据底座,并以最快速度探索出符合云南白药特定场景的AI算法模型。 云南白药“数字化”建设加速 携手华为进军AI制药 云南白药与华为的合作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化。 7月25日,云南白药“官宣”其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全面合作,双方将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联合科研创新机制。 双方的合作将如何展开?公告显示,在协议有效期内,云南白药与华为将就人工智能制药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云南白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共同打造大健康行业的标杆和最佳实践,开创全新的行业创新,业务发展合作模式。双方将在AI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共拓合作广度与深度,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 作为中药及植物领域的龙头企业,云南白药沉淀了行业独有的植物标本数据库、云南天然提取物的数据库、国外天然产物库。而华为在AI辅助药物研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案例。 双方的强强联合有望发挥各自在行业内的资源、技术优势,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健康行业市场的深度融合,打造大健康行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双方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的优势,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双方(及合作伙伴)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中药代表性企业,云南白药身上的“华为”印记越来越浓厚,数字化气息也愈发明显。 在此次宣布与华为达成业务合作之前,云南白药已经率先引进两位华为高管,分别是公司现任CEO董明及现任首席财务官马加。 早在注入“华为”血液之前,这家中药巨头已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攻下一城——搭建“数字三七产业平台”。以“豹七”三七种植生产流程为标准,利用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为手段,优化升级打造三七全产业链平台,实现了公司内外部三七种植销售各环节进行全过程闭环溯源。 2021年开始,云南白药从顶层设计层面正式启动了数字化变革,并且迅速延伸至各产业板块、研发模块、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这一年,白药数字推动产业进程的步伐加速迈进——坚持开放共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科技赋能,在实现优化成本、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数字价值,拓展数据应用场景,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拓展空间,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产业生态圈提供支持。 在云南白药的“1+4+1”(中医药+口腔领域、皮肤领域、骨伤领域以及女性关怀+数字化技术)战略中,数字化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云南白药与华为在人工智能制药领域的合作,是云南白药数字化思路的再一次落地。 AI制药技术大势所趋 白药牵手华为实现“数据+技术”互补 云南白药和华为将合力发展的人工智能(AI)制药技术是什么? 实际上,AI制药是近年来新药研发领域中炙手可热的一条技术路径,也是前景光明的一大研发方向。“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已成为企业加速创新转型的重要,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发生提升了对新药研发速度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AI制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BCC)数据显示,AI在医疗健康产业所有应用场景中,新药发现的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均占据首位,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1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40.7%;根据大观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到2027年,全球AI+药物发现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亿美元,CAGR为28.8%。 AI制药技术为何如此炙手可热?对于新药研发企业而言,研发是一项需要耗费“十亿美金、十年时间”的工作,且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随时考验着新药研发企业的神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式赋能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等环节,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新药研发的效率,是缓解新药研发成本高企、收益率下降双重困境的有效手段。有数据表明,与传统新药研发管线比,基于AI和生物计算的新药研发管线平均1至2年就可以完成临床前药物研究。 换言之,AI技术作为提升新药研发效率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加速对新药研发各环节的渗透,并将对新药研发进程造成深远的变革性影响。 眼下,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正在布局这一风口。研报显示,2020年国内AI制药赛道的投融资额超31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另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AI制药领域共发生34起融资事件,涉及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 在投身AI制药的企业中主要有三类,分别是专注AI制药的初创型医药公司、大型制药企业及互联网头部企业。 在互联网企业中,华为率先入局AI制药。去年9月,华为曾发布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该模型共学习了17亿个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可以帮助小分子化合物计算和匹配靶点蛋白质,对新分子生化属性进行预测,从而高效生成新的药物。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先导药物研发周期可以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新药研发效率被大大提高。 而云南白药作为大型制药企业入局AI制药有什么优势?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AI技术应用已逐渐跳出以靶点和分子筛选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研发模式。而传统制药企业通过长期积累,沉淀大量的药物研发数据和经验,AI技术赋能药物研发能够充分发挥企业数据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云南白药作为传统制药企业,具备新药研发的海量相关数据、专业知识及资深药物专家,同时还积累了大量中医药数据能够为AI+药物研发提供数据底座。云南白药与华为“牵手”,恰恰弥补互联网企业进行AI药物研发中的关键缺失。 因此,大型药企与技术公司联合是目前AI制药主要的业务模式。 数字化变革“席卷”云南白药从 “产品提供商”变身“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于中医药行业而言,守正创新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而创新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中医药数据库。 据了解,我国中医药现代文献型及事实型数据库的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开展了20余年。云南白药“牵手”华为后,第一步就是建立起现代化的白药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基于自研成果的数据结构化建设及数据深层次加工,提高数据库的附加值,增加数据的可利用度;充分考虑数据的网络关系,打破单表型数据对数据价值挖掘的限制。 在此基础上,做到持续更新,与政府科研机构或行政督管机构共同建设数据库能够充分体现数据库的价值。 凭借庞大的中医药数据(天然产物化合物数据库、民族药资源天然信息平台数据库及云南白药长期积累的具有使用经验的化合物和化合物组合等数据),云南白药将为AI+药物研发提供数据底座。 建设数据库是发展AI制药的前续工作,AI技术如何与经典药物研发融合,并赋能药物研发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 未来,云南白药将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围绕云南白药“1+4+1”战略,选择符合云南白药发展战略趋同的合作企业,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AI技术能够解决行业痛点,快速探索出符合云南白药特定场景的AI算法模型。 同时应当看到的是,云南白药的数字化建设不会止步于和华为的合作。据了解,在云南白药内部,数字化变革已经从顶层设计延伸到日常业务的各个层面。从关注“内部流程运作”向关注“用户体验”转变,从面向功能的流程转换变为面向客户场景打通的流程。 2021年,公司已开始通过整合集团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搭建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大健康综合服务,实现精准化服务和精准化营销的闭环。公司先后启动主数据系统建设、“数据湖”建设、会员系统建设以及围绕白药生活+业务的主数据系统建设。通过集团数据系统的打造,贯穿集团各部门运作,未来将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门户系统,打造属于白药的大数据护城河。下一步,云南白药将从“产品生产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数字化手段,将作为重要的“工具创新”途径,在当下和未来,持续为云南白药的存量、增量、变量业务装配上强大增长引擎。这家穿越周期的中医药白马企业,正借助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翅膀,寻找再次腾飞的机遇。 文/靳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专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通知:引导各类资本合理参与光伏产业 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
- 2022成都国际车展:新能源汽车仍是关注热点
- 美拨款近30亿美元军援给乌克兰“庆生”,美前防长顾问警告
- 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 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
- 10年造假被罚2.4亿!乐视回应:债要一点一点还
- 股海导航 8月25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西北四家上市酒企拼中报:金徽酒营收领跑,*ST皇台能否摘帽成悬念
- 无锡:来锡返锡人员需“3天3检” 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文旅产业数字新业态加速崛起
- 挪威补位 欧洲气荒有救吗
- 驻多国使馆:24日起,允许持此两类证件的外国人员入境中国
- 强迫商户“二选一”,扬州一外卖平台合作方涉不正当竞争被罚
- 今年超2万亿元退税款已退至纳税人账户
- 短视频防沉迷 65.2%受访者希望平台加强时间提醒
-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润6.64亿元,同比下降90.2%
- 四川、重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将如何更好服务“双城经济圈”?
- 保时捷将以850亿美元估值进行IPO
- 交通银行郭莽:七八月客户提前还款规模有所增加
- 央行在港成功发行250亿元票据 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白酒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高质量发展是五粮液首要任务
- 一盒要卖3.2万,明星抗癌药塞普替尼上市,信达生物能加快扭亏吗?
- 美股回购规模创纪录 全靠这5家公司
- 中信证券:新秀丽三大品牌修复良好 目标价29港元
- 国内首份智能驾驶年度分析报告即将发布!行业重要标准制定,上市公司透露布局动向,这些业绩预喜股获加仓
- 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 美联储“放鹰”搅翻市场 美银“安然入睡”股票名单出炉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 强制执行11.77亿元后 新华基金又因涉嫌欺诈被告
- 中国智慧能源早盘显著反弹 股价现涨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