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保价赔付不能任凭快递企业“自说自话”
转自:工人日报 “保价1.8万元的自说自话物品损坏只赔500元”“寄丢20克黄金,保价8000元只赔2000元”……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工人近日,日报任凭一家快递公司接连因保价赔偿问题登上热搜。赔付网友表示,快递“保价与不保价没太大差别,企业保价的自说自话意义就不大了”“没保价不行,保价了也不行?工人”…… 贵重物品被寄丢的事情不时发生,事后快递公司的日报任凭处理态度往往消极——不是保多少就赔多少,并且需要消费者自证损失。赔付这引发了各界质疑,快递快递保价是企业否形同虚设?保价到底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在公众看来,保价是自说自话为快递物品买的一份“保险”,应该买多少保多少、工人保多少赔多少。日报任凭但目前,多数快递公司的保价条款里,都对赔付标准做了一些限制和解释,比如,保价金额不能超过货物实际损失、超过保价部分不予赔付、按照保价金额和损失比例赔付、无法证明货物价值仅退还保价服务费,等等。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快递保价制度的统一规定或行业规则,有关快递丢件赔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民法典、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如邮政法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一般指挂号邮件)丢失、毁损或者内件短少,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快件发生延误、丢失的,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予以赔偿;未约定的,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未保价的,按照邮政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 时下,诸多快递公司对保价及赔偿的规定虽不完全相同,但做法比较一致。比如,这些规定多数是以格式条款或合同的形式出现,会对赔偿上限作出限制;揽收快递时,一般不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和相关说明等。 事实上,根据法律法规,在特定情形下,消费者即便没有保价,如果能够提供有效的价值证明文件,也有可能获得赔偿。只是不少消费者可能会因维权成本过高等因素,选择接受快递公司的赔偿方案,或者放弃维权。 近年来,随着快递业迅速发展,公众对其服务水准的要求和期待也在提高。快递公司也给消费者画了不少“饼”——从保证时效到保证送货上门、从丢件全赔到先行垫付等,但落实的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因为快递破损、丢失等情形而引发的纠纷案件数量增加不少,有的快递公司因此陷入信任危机。 借助舆论力量推动保价维权,固然会有一定效果,但这非长久之计,也是对公共资源一种无谓消耗。涉事企业应该明白,面对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等糊弄不过去时再解决”的想法会越来越行不通。长此以往,企业累积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赖,都会不断下滑。 保价不能总是成为糊涂账,不能任凭快递企业“自说自话”,也不能每次都得把事情闹大了消费者才能维权。一再引发纠纷和舆论关注,提示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对此作出明确的表态和指导,细化有关保价及赔付的规定,减少快递公司“自我裁量”的空间。同时,相关企业应通过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服务内容、赔付标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维权通道,降低维权成本,为消费维权撑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务院国资委:坚定支持中央航运企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阿根廷农民惜售,大豆销售进度10多年来最慢
- 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靖国神社问题答记者问
- 还怕找不到AirPods?传AirPods Pro2查找时可发出声音
- 中国恒大及恒大物业收到额外复牌指引,将继续停牌
- 北京燃气专家:去年因软管问题引发的燃气事故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 曝荣耀Magic V2折叠机12月发布 或撞车华为Mate X3
- 快讯:碧桂园地产公司债“21碧地01”跌20%触发临停
-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
- 小牛电动第二季度营收8.28亿元 同比下滑12.4%
- 争议的以太坊“合并”:由工作量证明转至权益证明 尝试降减耗电成本
- 统计局:7月份全国失业率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同期 青年人失业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 23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详情公布
- 海南发布离琼申请“离琼码”使用通告
- 外交部回应美国国会参议员马基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美少数政客不自量力 妄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注定失败
- 最便宜芯片股!盈方微恢复上市
- 手机越更新越慢 是用户错觉还是品牌套路
- 期市多数收跌:沪镍跌超4%,沪锡、沪铝、玻璃跌超3% 棉花苹果逆势涨逾4%
- 波德边境奥得河出现成吨死鱼,官方正对水样进行有毒物质检测
- 欧盟对俄罗斯出口连续激增 制裁压力有所缓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