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拟斥资18亿用于员工持股计划,1.2万人享“0元购”
为了促进技术研发骨干以及管理高层等关键人才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元购车企纷纷采取行动。比亚 面对造车新势力快速崛起以及通过高薪掀起猛烈的迪拟“抢人潮”,传统车企纷纷反击。斥资 4月22日晚间,亿用于(002594.SZ)发布公告称,工持股计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划万拟以18亿~18.5亿元回购股份,人享回购元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比亚迪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比亚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迪拟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斥资参与总人数不超过1.2万人,亿用于受让价为0元/股,工持股计参与对象无需出资。划万 按18亿元回购股票、参与人数1.2万人计算,相当于平均每人将免费获得价值15万元的股票。 比亚迪方面表示,为进一步激活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保持行业竞争优势,推动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实施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持续完善互利共赢的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及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比亚迪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解锁时点分别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30%、30%、40%。每期具体解锁比例和数量根据公司业绩考核及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确定。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以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为业绩考核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公司业绩层面,3个解锁期的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营收的增长率不低于30%、20%、20%。公告明确提到,若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均达成,则员工持股计划每期对应的标的股票权益均可解锁。若某一解锁期对应的公司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则该解锁期对应的标的股票权益不得解锁,由公司以0元价格收回。按照比亚迪2021年2161.42亿元的营收,2022~2024年营收将分别冲刺2809.85亿元、3371.82亿元、4046.18亿元。 比亚迪方面表示,持股计划充分考虑对员工的约束机制,设置了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以及具体解锁所需达到的公司业绩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的指标,考核指标的设置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传达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愿景。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49万辆,,成为中国首个月销“10万+”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8.63万辆。不过,新能汽车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比亚迪面对众多企业猛烈进攻。除了特斯拉这一劲敌之外,埃安以及“蔚小理”等电动车企也来势汹汹。此外、小米、百度等科技企业也纷纷加入造车阵营,并掀起新一轮的人才抢夺大战。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前不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人才大战越来越激烈,车企之间挖角屡见不鲜,我们不时会收到各种高薪挖人的信息。” 新造车企业纷纷以丰厚的薪资、股权激励等方式从传统车企以及其他行业挖走不少高端人才。今年业内一度传出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的年薪高达4.35亿元的消息。虽然小鹏汽车方面随后辟谣称,该高管所持股份的价值被错误解读为年薪,99.5%以上为多年累积的股权激励,但由此可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股权激励格外诱人。 为了促进技术研发骨干以及管理高层等关键人才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车企纷纷采取行动。其中,上个月,广汽埃安“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落地,采取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实施679名员工及广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员共同持有广汽埃安4.55%的股权。 而比亚迪这次则实施1.2万人享“0元购”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比亚迪的员工平均薪酬远远不如腾讯等科技企业,甚至在自主车企中也未占有优势。据统计,在比亚迪、长城、吉利三家头部自主品牌企业去年人均薪酬中,比亚迪排在最后,人均薪酬仅10.33万元。 销量迅猛增长的比亚迪在加快员工扩编的同时,也加大人才激励机制。虽然比亚迪人均薪酬在行业不高,但其对关键高管还是非常大方。比亚迪去年在关键高管人员薪酬支出方面高达7309万元,同比增长2%, 其中,比亚迪副总裁李珂年薪796.2万元,是比亚迪年薪最高的高管,副总裁廉玉波年薪754.1万元,排在第二。在比亚迪这次拟斥资18亿元回购公司股票用于1.2万名员工持股计划中,李柯、廉玉波等14名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拟分配份额占比7%,平均可获得900万~925万元股票。 比亚迪此计划被业内认为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是比较强的激励措施,但业绩考核目标太高,这对比亚迪企业本身发展以及员工来说都是很大挑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少数派投资:“稳稳的幸福”也爆雷,哪里才是投资者最后的港湾?
- 必创科技董事徐峰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因违规减持近13万股
- 2023,增量密码在哪? 加入者说:卡位高端 与红星美凯龙联手共赢
- 聚焦财富金融、个人养老金、净息差、派息率,中行投资者交流会划重点!
- “十七条”加力赋能工业经济
- 韩国能否避免“樱花结局”?地方高校倒闭潮将与花期顺序同步
- 中天策略:2月28日市场分析
- BTIG:现金消耗令人担忧 维持Beyond Meat“中性”评级
- 5家房企储架式注册发行930亿,第二支箭加速落地助力纾困
- 河北邯郸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II级应急响应
- 致敬40年|国企担当 以变应变 越秀地产在改革创新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 国美电器再成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3020万
- 银保监会:亚洲各国要加强务实合作,合力推动经济稳定复苏
- 诺基亚近60年来第一次更换Logo:标志性蓝色消失!网友:感觉支离破碎……
- 美联储会否强化鹰派立场,欧元区2月通胀引关注
- 花费超7000万溢价收购老年杂志遭质疑,山东出版做赔本买卖?
- 曾经“风口上的猪”,历经10年猪八戒网再冲刺IPO
- 平安证券云南分公司被证监局处罚:暂停新开证券账户6个月,原负责人涉嫌刑事犯罪,内部控制存问题存问题
- Q4业绩能否为普拉格能源股价反弹添一把火
- “半夜也会爬起来投简历”,千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就业有多难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