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啤酒掉队,怪百威?
来源:斑马消费
10月25日,怪百威披露2022年三季报。珠江今年1-9月,啤酒公司营业收入41.11亿元,掉队同比增长10.56%,怪百威归母净利润5.71亿元,珠江同比下降4.05%。啤酒
其中,掉队2022年Q3,怪百威公司营业收入、珠江归母净利润16.79亿元、啤酒2.57亿元,掉队分别同比增长了11.86%和-9.64%。怪百威
啤酒行业在经历了2014年-2016年的珠江调整期之后,经过短暂的啤酒恢复与蓄力,2019年开始进入顺周期,最近3年整体呈现了业绩回暖的趋势。
2021年,华润啤酒、、、的业绩增长率分别为119.05%、43.34%、8.30%、15.82%,而珠江啤酒的同期增速仅为7.36%,在中国主流啤酒上市公司中垫底。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业绩增速分别为18.07%、16.93%、21.58%,华润啤酒若剔除上年的土地补偿款,业绩增长27.8%,而珠江啤酒仅为1.06%。
“华南王”珠江啤酒,在这场啤酒盛宴中,掉队了。
珠江啤酒的主营业务,包括啤酒生产销售以及啤酒文化产业。公司将原广州总部的土地,开发为“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这个毗邻广州“小蛮腰”的商业地产项目,已经成为AAA级旅游景区和广州夜经济地标,每年吸引数万游客。
公司业务构成中,除了啤酒销售及与之相关的酵母销售等,租赁餐饮及其他业务2021年收入接近两个亿。而且,啤酒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及规模增速,远高于啤酒业务。
如果拿掉啤酒地产的丰厚盈利,公司与啤酒销售直接相关的利润,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掉队情况就更明显了。
之所以出现业绩走势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珠江啤酒与国内其他啤酒厂商,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
珠江啤酒借助二股东百威英博,较早完成了公司产品线的高端化。当十年前华润雪花还在靠“绿棒子”走量的时候,珠江就在强调高端特色产品。
2019年,公司首次披露三大产品类别的规模情况,高档产品收入占比超越中档和大众化产品,珠江啤酒已经是实质上的高端啤酒厂商。
所以,前几年啤酒行业毛利率普遍不到40%的时候,珠江啤酒就已经摸到了50%的门槛。
近年,高端化成为啤酒品牌们的共识,当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提档升级之时,珠江啤酒却在“后高端化”时代没有拿出有力的战略和产品,在存量竞争时代,掉队便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早在珠江啤酒上市前,英特布鲁就是其二股东,持股25%左右。后来,世界啤酒巨头大合并,百威、英特布鲁等公司合并为百威英博,珠江啤酒的股权也被划归至新公司名下。2017年初,百威英博增持珠江啤酒至持股29.99%,成为仅次于广州产投集团(持股54.15%)的二股东。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联席主席Jan Craps杨克,同时也是珠江啤酒的副董事长。
在啤酒业务上,珠江啤酒全面对标百威英博。
百威英博作为全球啤酒老大,旗下多个中高端品牌纵横全球,同时也在中国中高端啤酒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于是,珠江啤酒业较早地复制了这一战略,通过夜场等渠道铺开。
这几年,百威英博的战略重点,是投资精酿啤酒和配套的线下啤酒馆。珠江啤酒亦步亦趋,推出精酿品牌雪堡,并建雪堡体验店,2021年达到11家。
近年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业绩表现不佳,珠江啤酒神同步,恐怕还是与上述跟随战略在中国市场的推进有关。
珠江啤酒业务层面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核心市场竞争加剧,全国化拓展不力。
多年以来,因产品销售半径、产业地方保护等原因,中国啤酒市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区域割据,势力范围划分非常明显:在雪花啤酒的发源地东北,百威拿哈啤与之周旋,这两大巨头又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垒;华北及周边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腹地,嘉士伯统领西北和西南,其他地区则多是出于混战的局面。
珠江啤酒在核心市场华南,虽然地位稳固,但增长空间有限。此前,公司北上到湖南和河北建厂,准备拓展华中和华北市场。但是,华南以外地区的规模始终维持在两个亿出头,难以增长,且毛利率仅为公司啤酒业务整体水平的一半。
公司无奈地在财报中解释称:随着竞争加剧,一些地区采取地方保护措施扶持本地啤酒企业,限制外地品牌的进入。
上一轮行业调整期,中国啤酒市场正式进入五强争霸的时代,百威英博+珠江啤酒,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嘉士伯+重庆啤酒,燕京啤酒+。“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其他地方厂商几乎没有还手的能力。
现在,终于进入到了前些年预言的“快鱼吃慢鱼”时代。更出色的行业巨头,可能要逐步蚕食掉队者们的市场。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已经率先出线,留给其他厂商换挡提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责任编辑:时尚)
-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玮言服饰天价分红2.75亿远超净利润:销售费用过高,还发布虚假广告
- 中金:维持思摩尔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17.6港元
- 百度2023“好运中国年”活动开启:红包福利、AIGC创新玩法陪你过新春
- 巴基斯坦洪灾导致粮食价格暴涨
- 北京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人力资源机构要主动对接劳动力紧缺单位
- 新年房地产首单大额收购:建发拟入主红星美凯龙,后者高额负债如何化解?
- 净利润增长乏力,诗尼曼重启IPO后又紧急撤单
- 智评理财风云榜||独揽前三,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最高超业绩基准185BP
- 债市企稳,复盘解读来啦!
- “三个一批”推动沪市公司优胜劣汰
- 光大期货:1月10日能源化工日报
- 年内销售收入已破千亿,股价应声上涨近2%,抄底上车时机到了?
- Web3从业者,进入冷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