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国家股指相对强势 QDII基金掘金脚步不停歇
证券时报记者 赵梦桥 对于投资者而言,亚太A股与欧美等发达市场固然吸睛,国家股但一些新兴国家或小众市场的相对歇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不乏有高收益的强势可能,比如印度股指则于2022年领涨全球,基金掘金脚步延续了长达14年的不停长牛走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亚太从资产配置来看,国家股亚洲上市企业的相对歇盈利在中、印的强势带动下可望领先成熟市场,加上估值具有吸引力,基金掘金脚步如果未来美元的不停势头出现转向,资金将再次流入,亚太可能出现相对较好的国家股投资机会。 越南市场 去年遭遇重挫 2022年,相对歇越南资本市场在一系列内外逆风影响下出现大幅回撤,年内主要指数下跌逾30%,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作为国内唯一布局越南股市的基金天弘越南市场,去年也大跌28.96%,期间回撤一度超四成。 回顾重挫的原因,天弘基金认为,前沿市场内生存在的缺陷、经济腾飞早期的制度不完善,以及全球流动性收紧等三方面因素是导致越南市场表现惨淡的主要原因,“横向对比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2022年越南市场经历的大部分利空都是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考验。” 具体来看,从越南国内来讲,2022年是强监管的一年,体现在股票市场及房地产行业。当年一季度起,越南主管机构针对资本市场存在的股价操纵、非法交易、过度杠杆等问题展开调查,并于二季度开始陆续处理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员、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整个过程中,层出不穷的传言和事实使得资本市场风声鹤唳,市场波动率大幅提升。房地产行业方面,该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舆论压力,政府加大了对于房地产行业整体监管的力度。2022年4月之后,越南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被快速收紧,银行的地产相关信贷敞口以及房地产公司的债券发行等,受到严格控制。 不过,作为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一个经济体,越南经济在负面因素缠身的影响下并未受到太多冲击,而是展现了较强的复苏动能。根据初算数据,越南去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同期增长5.92%,这使得2022年全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02%,超出了政府目标以及大部分分析师的预期。尽管2022年全球外需逐步走弱,但是越南进出口依然实现了接近10%的增长,并录得贸易顺差11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还有,随着越南在去年一季度全面开放入境,大量外商投资项目得以推进,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到位金额达到224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13.5%。 “我们对于越南市场的中长期观点依然是乐观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清晰定位、国内庞大而年轻的人口基数以及原则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越南未来成长前景充满了想象力。”天弘越南市场基金表示。而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天弘越南市场这只基金年内有74%的投资者选择加仓,32%采取定投的方式摊薄成本。 印度指数 超额收益明显 同为亚洲新兴市场,2022年的印度股市在全球市场中相对强势。以MSCI印度指数为例,该指数2022年全年跌8.5%,表现好于全球指数的-19.80%和新兴市场指数的-22.37%。国内的QDII中,泰达宏利印度全年跌幅5.53%。板块方面,银行、工业品、消费品板块成为印度市场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表现相较落后的是信息技术和医药行业。 从政策端来看,疫情后印度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政府赤字率,保证了疫情放松后持续的需求扩张,也进一步对冲了疫情持续冲击经济带来的的影响。印度GDP构成存在“消费高、投资低”的特点,消费和投资之比约为7:3。疫情后的补贴和经济刺激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延续强劲增速,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印度居民消费支出分别增长9.3%、11.5%,成为支持GDP增速的主要力量。投资方面,政府资本在疫情后的支出增速中枢也在上移,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固定投资增速分别为17.6%、11.4%,是推动印度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助推器”。 从印度国内宏观数据上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之首。2022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GDP数据显示,印度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前四大经济体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 泰达宏利印度基金经理师婧认为,印度经济在2023年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市场对印度2023年GDP增速的最新一致预期为6.9%,大幅高于新兴市场的3.93%。消费需求的核心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振兴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又给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印度市场有望在全球市场继续保持阿尔法。估值方面,当期市盈率(PE)为25.3倍左右,低于5年PE均值的27.6倍,但高于10年PE均值的24倍。板块方面,依然看好银行、工业、非银金融和基建材料相关的水泥等房地产材料。” 新兴市场 或将领涨全球 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蒋先威认为,从目前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宏观面来看,以欧美为首的成熟市场因通胀困境与政策紧缩,衰退的机率在升高,而包括中、印在内的亚洲市场,2023年的增长可能领先全球。 “中国的货币政策预计偏稳健,财政政策大力推动逆周期调控,受益于政策资源集中的基建、稳增长等板块或是较先复苏的领域。另外,中、印两国都拥有超过10亿的人口,内需市场庞大,尤其中国在防疫政策进入新阶段后,消费场景复苏可期。因此,亚洲内需相关领域也可能在今年陆续发力。”蒋先威说。 蒋先威表示,从资产配置来看,亚洲上市企业的盈利在中、印的带动下可望领先成熟市场,加上估值具有吸引力,如果未来美元的势头出现转向,资金将再次流入,因此具有相对较好的投资机会。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综合布局于亚太市场多个国家,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军认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链多元化布局,比如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从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考虑,亚洲区内如中国、韩国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仍是产业链布局的主要候选地。 “中国作为新技术发展的重地,仍具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巨大的市场容量,长期内仍将在新的全球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张军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证监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应把握好“五个原则”
- 北京未来数字经济核心区在哪儿?这区正发力建科创服务平台
- 6月25日零时起 上海四地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热门中概股盘前走高,理想涨近6%,新东方涨超5%
- 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破产案背后:FTX“病入膏肓”,上百亿美元“窟窿”无望填平
- 今夏美团将对上海骑手投入1亿元补贴
- Mysteel解读:下周鸡蛋市场心态调研
- 郑商所:关于发布菜油期货业务规则修订案的公告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孙金龙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有何深意?
- 取消收支规模限制、放宽年限要求……深圳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工作又推新举措
- 特斯拉将在德州超级工厂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
- 匈总理高级助手:欧盟不应再制裁俄 谈判是更佳选项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 六大机构策略:大盘突破半年线压制 下周或仍有上扬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 中房协下月举办的“纾困对接商洽会”要谈点什么?回应:不对媒体开放,仅是搭建平台
- 快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9%,国内业务连续两季度盈利
- 收评:港股恒指涨2.09% 恒生科指涨超4%阿里涨超5%
- 浙江宁波: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每72小时1次调整为每7天1次
- 浙江舟山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多地调整!国家卫健委再次重申“九不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