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回购后,小米底部出现了?
来源:华盛通 华盛资讯,购后3月22日,小米阿里巴巴宣布将股票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底部创下了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出现回购计划。高达250亿美元的购后回购额度,相当于其市值的小米约十分之一。受此利好影响,底部阿里巴巴股价两开花,出现港股、购后美股在22日收盘均录得超过10%的小米大幅上涨。 22日晚间,底部小米集团公布财报后,出现同样宣布了最高100亿港元的购后股票回购计划。要知道,小米小米集团可谓近两年港股“回购王”,底部曾在2019年9月和2021年3月,分别批准了高达120亿、100亿港元的回购计划。 来源:公司公告 小米董事会认为,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回购,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于现况下进行股份回购可展示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 3月28日盘中,小米股价小幅反弹,距离低点已经反弹近30%。 小米财报透露的信息是否足够乐观,当前状况下小米股票还能追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手机业务:量价齐升,趋势向好 作为小米集团的支柱业务,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2021年Q4实现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了18%。在Q3营收跌破500亿大关后,小米Q4再次攻克难关,表现明显回暖。 来源:公司公告、华盛通整理 在竞争对手不断出新、供应链继续吃紧的情况下,小米手机业务的逆势回升得益于量、价两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量上,小米是国内出货量唯一同比增长的品牌,Q4出货量达到4410万台,同比增长4.3%。这也是小米连续6个季度保持出货量在4000万台上方,表现稳定。从全年来看,小米是2021年全球五大手机厂商中出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 此外更为重要的价格方面,小米手机在2021Q4平均出货价升至1144元,同比增长了14%,创出历史新高。在量“艰难”增长的情况下,价格的提升成为小米手机业务营收增长的最大功臣。 来源:公司公告、华盛通整理 这也意味着小米的高端化正稳步实施,在小米12系列发布之后更是朝着苹果看齐,未来价格提升的空间仍有很大。从去年整体来看,在中国大陆地区售价3000以上、境外定价300欧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量占比达到13%,相比2020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 出货量小米一直稳居世界前三,虽然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全球出货量第一”的目标,但2021年小米和苹果、三星的市场份额差距仍有3.4%和5.9%,仍有上升的空间。增速最快的小米,在未来几年是不缺想象空间的。未来若能继续维持量价齐升的趋势,手机业务的贡献仍有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二、惊喜:广告业务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12月底,MIUI月活用户达到5.09亿,同比增长28%。超过5亿的MIUI月活用户,意味着互联网业务变现的资本越来越多。而这一点,也被广告主所认可。 2021年Q4,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72.7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广告业务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32.4%,再创单季新高。在整个广告大盘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小米的广告业务逆势稳健增长,显示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来源:公司公告、华盛通整理 游戏业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则表现中规中矩,其中游戏业务同比还增长率9.5%,还算不错,不过营收9亿元确实没什么太大亮点可言。同样,其他增值服务营收为17亿元,也基本维持了近两年来的一个稳定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环境疲软、监管趋紧的情况下,稳定是多么难得。 来源:公司公告、华盛通整理 三、IoT业务:新品增量、成本增利 小米IoT业务在Q4表现同样较为亮眼,营收达到251亿元,同比增长了19%,创历史新高。在去年8月,小米推出了经过三年打磨的小米平板5系列,引爆销量增长。数据显示,小米平板5系列5分钟销量即达到20万台,一分钟的销量相当于整个行业一天的销量,表现惊人。2021年Q4,小米平板在中国大陆平板市场出货量排名升至第四名。 来源:网络 此外,小米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单品继续热卖,其中智能电视出货量继续在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一。 小米IoT业务在Q4毛利达到了32.7亿元,同比增长28.4%,毛利率环比上升1.4%,同比上升了0.9%,达13%。成本端面板价格的下降,是IoT业务增利的重要因素。根据华安证券的调研数据显示,主流尺寸面板的价格相较于2021年6月高点价格几乎腰斩。量升本降,使得以电视、电脑为主的小米IoT业务贡献了不小的利润。 来源:公司公告、华盛通整理 四、百亿回购,底部或已现 从当前市场情绪来看,中概股引发的恐慌基本告一段落。而现有诸如阿里巴巴、小米这样的公司带头大额回购,市场底部可能基本探明。 小米2021年Q4经调整后净利润达到44.7亿元,2021年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则依然高达235亿,因此抛出百亿港元的回购计划完全在能力之中。 来源:公司财报 瑞信表示,小米2022年互联网服务业务将在海外广告抵销国内互联网压力的推动下,按年增长19%,而IoT业务则可能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虽然由于供应链受限和安卓手机疲软,小米盈利可能下降,但仍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为22.5港元。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青报社评:为变局下的经济发展金融合作贡献“北京智慧”
- 种植牙费用“腰斩”,国产哪家能成下一个“牙茅”?
- #00后会消灭酒桌文化吗#上热搜,网友:酒文化≠酒桌文化
- 张希良:电力行业提前碳达峰 有望缓解我国“双碳”目标推进压力
- 复旦大学发布保险App用户隐私保护报告
- 浙江:今年GDP目标增长5%以上,对平台经济精准制定支持政策
- 重磅!歼20要来A股 这家公司筹划重组成飞集团!2000亿军工龙头横空出世?股吧彻底沸腾!
- 贵州习酒董事长张德芹获选“2022中国酒业年度人物”
- 年底车市存不确定性,部分新能源品牌悄悄跟着特斯拉降价
- 2022,酒业“思想之年”
- 一张图:黄金原油外汇股指\
- 誉衡药业并购后遗症净利最高预亏3.1亿 朱吉满逾7亿股将被拍卖或失控制权
- 家电龙头抢滩中东非!前十月家电业出口卡塔尔增速超10%
- 商务部、人民银行通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 大麦植发IPO:人均消费3万 发囊成活率却没保证
- 复星医药CEO:阿兹夫定已覆盖全国主要医疗机构,全力保供满足需求
- 拳头游戏:2023年将举办英雄联盟手游亚洲联赛
- 2022车市盘点之海外篇:2022年整车出口大涨54.4%、居全球第二 中国智造“加大电门”向前冲
- 三年收入停滞不前,手握煤制油屠龙技的中科合成病根在哪儿?
- 台积电盘前涨超2% Q4净利润同比增长78% 超预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