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原标题: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黑科技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人脸识别、区块链、建造物联网……这些最新的北京技术已经被运用在了被视为传统领域的建筑行业上。 作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项目的城市主力军,中建一局日前透露,副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总承包)工程——副中心160地块项目就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心最“黑科技”智慧技术,打造建筑“超级大脑”,工程实现工地数字化、黑科技精细化、建造智慧化管理。北京 一是城市区块链首创应用,实现建筑业“零”的副中突破。 在这一工程中,心最区块链精细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首创应用,工程实现建筑业“零”的黑科技突破。该系统可用于工作流和数据储存管理,就像把每个文件设置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所有数据一经存储不能篡改,防止数据丢失,提高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系统中还内嵌专家库,当项目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根据专家特长在线挂“专家号”提请诊断,专家诊断后形成专项解决方案,为项目形成“电子病历”,可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参考经验,规避同类施工问题发生。 二是AI智能算法升级,实现100%智能抓拍巡检。 160地块项目采用的智慧巡检眼镜设备融入了AI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眼镜捕捉画面+后台AI算法实现毫秒级别人脸检测,可对地下室等密闭空间进行智慧监测,使地下施工检查由过去的被动“监督”变为智能的主动“监控”,可对“人员、机械、物料、方法、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做到精准定位人员、远程技术指导。 三是物联网智慧监测,实现实时监控主动监管。 项目采用了当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BIM+传感设备实现对高支模、深基坑、临边防护等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工程现场深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物、管线等隐患。在塔吊、卸料平台、外用电梯安装传感设备出现危险情况时及时作出反馈,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的双转变。 四是BIM5D+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安全预警规避风险。 项目采用的BIM5D+智慧工地预警平台系统,实时显示多维度的监测数据,实时查看塔吊吊钩监控画面,实现塔吊运行状态的多方位监控。一旦现场发现吊钩隐患,一方面在现场语音警告,提示塔吊设备操作人员规避风险;另一方面警告信息通过手机app自动推送给项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预警信息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城加推第五批供地 “两集中”转向因城施策
- 又有多位私募大佬发声!
- 投资动向浮出水面,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都买了啥?
- 英媒:中国奢侈品顾客可以自由旅行,但许多人仍在国内购买
- 交通银行向万科集团、美的置业提供授信意向额度超千亿元
- 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 其中高铁2500公里
- 新春走基层|-53℃的坚守
- 中信建投策略|迎接开门红,重视1月领涨行业
- 达实智能年内中标3.24亿智慧医院项目 连亏三年后业绩回暖净利增超 4倍
- “住户存款增加18万亿”背后:报复性反弹一定会来吗?
- 2023国防板块将会继续惊艳,这支股票最值得关注
- 春节消费研究|67亿票房172家影视公司厮杀,春节档谁是赢家
- 研究报告:乳品消费更趋多元化健康化
- 人民银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满江红》官宣:正式起诉!知名大V:法院见
- 分析师:雪佛龙750亿美元回购似乎是不良业绩的烟幕弹
- 波兰向德国索要1.3万亿美元二战赔款,比此前估算多近5000亿美元
- 俄称打击乌军工企业 乌称打击俄方弹药库
- 宁德时代投资238亿加码动力电池回收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3年起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