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维权变侵权 警示什么?
来源:工人日报 车辆加完油后,短视在行驶途中抛锚无法启动,权变侵权经4S店检测怀疑是警示加油站在汽油中掺水,车主遂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曝光视频,短视该行为是权变侵权否侵权?近日,重庆武隆法院审结的警示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认定,车主初次曝光视频不构成侵权,短视但经市场监管部门查证该汽油符合国家标准后仍未及时删除视频,权变侵权构成侵权。警示(见9月25日《法治日报》) 过去,短视消费者想通过舆论监督维权,权变侵权需要通过电视台、警示报纸、短视电台等传统媒体,权变侵权而此类维权纠纷较多,警示媒体资源有限。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和摄像头的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维权提高了消费者通过舆论监督维权的效率,也让一些无良商家有所忌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敦促、倒逼诚信经营的作用。 但短视频维权也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消费者维权意识虽强但法律意识不强——在通过短视频维权时可能曝光与卖家的沟通内容甚至商家的个人隐私,在配文上还可能夸大其词或使用一些过激言语,如对商家进行人身攻击、羞辱谩骂等。上述报道中的车主,明知并非加油站的问题,还任由相关视频持续存在于网络上,这无疑会对加油站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凡此种种,都可能涉嫌侵犯商家的合法权益,进而让维权变成侵权。此外,还有一些人并非真正的消费者,而是通过短视频“维权”故意讹诈商家,这就可能涉嫌敲诈勒索了。 短视频维权可以有,但必须紧守法律边界。比如,不能随意泄露他人隐私,要注意言论的真实性、评价的客观性,及时消除不良影响等。另外,消费者维权应首先求助正规渠道,比如通过“12315”平台进行投诉,申请消费者协会介入,向法院提起诉讼等等。 上述案件对短视频平台也是一种提醒——不能随意阻挡网友通过网络维权,但对一些打着维权旗号,明显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视频,也要及时进行沟通、处理。 相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重视网络维权现象,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依法惩治,避免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郑恺成被执行人,冻结股权数额900万元人民币
- 北京:2021年人均GDP超2.8万美元
- 阿富汗代表团将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 竟敢掩盖不良贷款!踩雷隆鑫后,重庆农商行因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
- 告急!全球粮食危机逼近,英国出手了!亚洲大米要飙涨?连涨5月仍是价格“洼地”
- 西安警方通报瑜伽馆老板被同行打伤:嫌疑人无前科不涉黑恶
- 换帅官宣!这家险企董事长总裁齐齐落定……
- 高盛: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
- 董事长被查后股权又遭冻结三年 民生证券“上市梦”愈发前景未卜
- 黄启义藁城恒升村镇银行董事、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
- 北京疾控:外出就餐提倡预约就餐 非进餐时科学戴口罩 提倡打包外卖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 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启动:更新竞价规则,罕见病、儿童用药受重点关注
- 江苏无锡一幢两层楼民房发生坍塌
- 北京房山世茂轩景家园共有产权房,为何让购房者如此担忧……
- 将自己虚拟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你进入元宇宙逛展
- 万绿丛中一抹红,这样的深V行情让人感动
- 上海杨浦:商超人流集聚度高,已建立联合排查组全覆盖检查
- 计提坏账准备超10亿!债台高筑,马可波罗IPO之路不确定性仍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