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积极信号!同环比双增长…
2月,楼市百强房企销售业绩释放出积极信号。积极 来自研究机构的信号统计数据显示,2月,同环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比双同比实现双增长,增长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售额同比降幅也大幅收窄。楼市 与此同时,积极重点30城成交强势反弹,信号同环比涨幅均超四成,同环前两个月累计成交已止跌,比双市场回升苗头初显。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楼市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影响,积极所积压的信号购房需求在2月得到积极释放,重点城市市场活跃度回升,当前市场已进入止跌企稳阶段。展望后市,各地供需两端政策有望持续改善优化,金三小阳春可期。 2月百强房企业绩同环比双增长 2月,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出现积极信号。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615.6亿元,单月业绩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14.9%。其中,保利为585亿元,位居第一;万科为565.3亿元,位居第二;碧桂园为533.9亿元,位居第三。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百强房企2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实现双增长。1-2月,百强房企销总额为9841.1亿元,同比下降4.8%,较去年同期降幅大幅收窄29.2个百分点。 对于百强房企2月业绩同环比增长的原因,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一方面是随着疫情管控全面松绑、企业供应低位回升,春节以来整体市场表现为止跌回升。另一方面在于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低。 从房企层面来看,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表现突出。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从销售门槛变化来看,1-2月TOP 1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增长25%至241.7亿元。其中,保利、中海、华润、招商、建发等央国企业绩同比表现突出。中指研究院也指出,综合来看,TOP10房企仍以央国企及部分优秀民营企业为主,具有较强韧性,销售端回升最快,同比几乎回正;TOP 11-30企业紧抓政策端利好和购房预期上升,加速推盘销售,销售额亦有明显提升。 金三小阳春可期? 2月整体市场延续稳步修复行情。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月,重点30城供应低位回升,环比微增7%;成交则强势反弹,同环比涨幅均超四成,整体成交规模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前两个月累计成交已止跌,市场回升苗头初显。 分区域来看,长三角热度延续,上海、杭州依托改善需求保持“热点恒热”。南京、苏州、宁波、常州等热度稳步回升。大湾区成交触底反弹,广深佛莞等重点城市成交环比涨幅均超五成。环渤海地区成交稳中有增,天津、青岛、济南等迎来普涨行情。中西部地区全线飘红,重庆、长沙、郑州等成交环比翻番。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2月房地产市场延续了春节期间的向好走势,各城市涨多跌少,无论是中观城市成交数据,还是微观项目到访、认购、折扣力度收回等,都反映出当前市场已进入止跌企稳阶段。 展望后市,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金三小阳春可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当前暂未进入供应高峰期,多数房企蓄势待发,3月预期将迎来一波集中供应,有望拉动成交放量;另一方面,二手房市场从回升程度和市场热度都略高于新房市场,这也侧面论证了居民购房信心逐步修复,为后期新房市场回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短期内京沪杭等热点城市尚能保温,而天津、重庆、郑州、福州、南宁等有望低位回升,迎来一波需求释放。 中指研究院也认为,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影响所积压的购房需求在2月得到积极释放,重点城市市场活跃度回升。短期来看,各地供需两端政策有望持续改善优化。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回暖态势有望得到延续,部分城市“小阳春”行情或更加明显。整体来看,热点城市市场逐渐形成示范作用,将带动全国市场信心修复,全国房地产市场企稳可期。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立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息提速!新西兰联储在担心什么?
- 俄总参谋部:今秋征召12万人入伍 与特别军事行动无关
- 中国人保约30亿限售期解禁 占总股本6.76%
- 美联储或将激进加息至4.6% 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 “抢救”滞销蔬菜,这些地方行动了!
- 纳斯达克中国首席郝毓盛:过去一年中企赴美IPO半停滞 期待漂亮的上市案例
- 患口腔癌风险高 中国多地严控槟榔
- 最高法:“线上线下双轨登记制”为涉众财产执行提供可推广经验
- 刘强东发内部信:个人捐款1亿、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让德邦兄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 9月新股破发比例上升 打新热情降温
- 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OPEC可能会被迫减产
- 全力以赴推动上市公司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中国四大金融部门一把手易纲、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最新演讲全文
- 信用债盘前提示:国内债市对美联储加息反应平淡,地产债“21旭辉01”跌50%
- 期市开盘:燃料油涨超3% 焦煤涨超2%
- 联邦快递(FDX.US)Q1营收不及预期 宣布上调费率并大砍成本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基金自购背后的生意经:今年以来已自购607只基金 提振信心 收益颇丰
- 楼继伟:进一步稳妥有序建设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 郑眼看盘:A股相对抗跌 中线机会大于风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