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强化群体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集体检查较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宿舍在京单位要做好装修工等流动性较大群体常态化防疫管理,做好强化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监督检查,流动合理降低人员密度。管理 近期本市多起疫情涉及企业、北京工地等在京单位。强化群体针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集体检查较漏洞短板,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宿舍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细化提出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具体举措。做好 各单位要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流动细致梳理本单位和各层级下属单位及网点所属、管理外聘、北京外包、实习、劳务派遣等各类人员信息,建立常态化基础信息台账,严格实行工作场所打卡制度,做好各类来访人员信息登记,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在京单位做好线性工程人员、保安、保洁、钟点工、装修工、快递外卖小哥等流动性较大群体常态化防疫管理,强化群租房、大棚房、集体宿舍、工业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监督检查,合理降低人员密度。所在地区出现疫情后,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要求,人员原则上居家办公,确需到岗的“两点一线”工作生活,实行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面接触。 所在地区出现疫情后,要加强进出人员车辆管理,限制人员流动,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要求,暂停举办各类线下聚集性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单位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报告,迅速组建疫情处置工作专班,尽快全面彻底摸清人员底数、涉及点位等情况,配合做好流调溯源、落位筛查、排查管控等工作,坚决防止漏管失控。 各行业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防疫”“管业务必须管防疫”,切实加强行业内、系统内防疫管理和监督检查,深入查找“人、物、场所”等风险漏洞,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出现疫情的单位全力配合开展疫情处置,及时复盘分析和改进完善。 各区对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全面摸清辖区单位、企业等机构底数及人员情况,建立日常联络沟通对接机制,督促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发生疫情后立即开展协同处置,做好定点救治、隔离观察、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工作。坚持“接诉即办”,做好群众服务保障。 压实个人防疫责任方面,在京人员接到涉疫信息提示、到访过涉疫风险点位、与涉疫风险人员有时空轨迹交集等情形,或个人及同住人员出现疑似症状的,要第一时间向单位、社区(村)报告。接到本人为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信息后,要原地不动,配合做好处置工作。对于已知自身有涉疫风险的,严禁参加社会面活动。对不服从、不配合或拒不执行首都防控政策措施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原标题:强化集体宿舍检查 做好流动较大群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