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发展种业自给
本报记者 索寒雪 “今年,发改发展我委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委安重点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排中”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央预一级巡视员李明传近日表示。算内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投资时值5月,种业自国内粮食基本都完成了播种,发改发展每年种什么、委安用什么样的排中种子种植,都是央预农民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难题。 “去年的算内大豆种子没有选好,今年我要看看上一年哪个品种种得好,投资还要看看在谁那里能买到靠谱的种业自种子。”东北大豆种植大户温兴向记者表示。发改发展 选种难题 温兴在2021年种了300亩玉米和100亩大豆。之所以大豆种植面积比较少,“因为玉米亩产高,价格也好。” 在东北,在面对种玉米还是大豆的问题上,农民普遍倾向于玉米,同时,会在品质略差的土地上,种植大豆。“土地面积太大,我们都不会去灌溉,基本是靠自然降水。”温兴说,“玉米特别耐旱,产量稳定,大豆略差一些。” 去年的100亩大豆,卖出的价格并不好。 温兴总结的原因是,“没有选好种子。”他向记者讲述,2021年,他种的黄豆属于大黄豆,到了10月收割12月卖的时候,天气已经寒冷,粮食经纪人告诉他,他们只要小黄豆,大黄豆就卖不上好价格了。 黄豆在国际交易中被称作大豆,据了解,中国本土的黄豆品种分为大黄豆和小黄豆,两种黄豆用途不同,小黄豆渣少适合磨豆浆,大黄豆适合做菜,并且大黄豆出油率高。 在2021年,小黄豆的价格明显高于大黄豆。 温兴决定2022年种小黄豆。对于种子的购买,他也很随意。该如何选种,对农户而言,全凭自己的感觉,有时,温兴会在市场中购买种子,有时种子公司会去村里推销。温兴表示,种什么样的种子,“都是农户自己定的,主要看上一年什么好卖。” “粮食经纪人每年都会留一部分好的黄豆种子,他看谁家黄豆种得好,就留谁家的一部分黄豆,第二年当做种子卖。”黄兴说。 偶尔他也会听说周边农户有买到假种子的传闻,“买到假种子,一年的地算是白种了。” 农业部人士曾表示,中国大豆、玉米单产只有美国的60%,因此急需发展种业。 对于改变目前这种随意种植的局面,急需种业的迅速发展,提升的产量。 种业提升迫在眉睫 农业巨头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党委书记覃衡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先正达中国正在研发高蛋白、高氨基酸含量的大豆种子,该专利可以在未来带来可观的专利费用,以弥补大豆进口所花费的资金。 种业一直存在中国难以突破的“卡脖子”问题,种业“芯片”研发能力的匮乏,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获得空前重视。202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两次提及了“卡脖子”问题。 中国中化集团提供给记者的材料显示,中国中化还在致力于水稻种业的研发,水稻是中国重要口粮作物之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种子的研发是水稻生产环节的关键。这家央企正在海南打造种业的“南繁硅谷”。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李明传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支持方向,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重点是聚焦耕地保护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对此提出建议:一是增加生产者补贴额度。增加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者补贴额度,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推行大豆种植全域全成本保险,防止“豆贱伤农”。二是加大种子企业和基地建设扶持力度。黑龙江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建设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建议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加快立项,加大大豆基地建设力度,支持黑龙江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种植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种业的提升,主要是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的提升,因为农作物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提升种业需要一定的时间。 胡冰川表示,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引进先进的种子、改善性状并更新种子特征。“种子适应环境的能力的提升,主要包含适应各个地方的土肥水系、土壤水肥气热等,这是一个驯化改良的过程。” 从管理角度而言,胡冰川认为,“在不断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需要对农民种植品种和产销渠道进行引导、疏通。”他表示,“受需求的影响,每个季节消费大豆的种类也不相同。不了解这些知识,农民手中的大豆很可能销路不畅。” 202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6亿亩,2022年国家发改委鼓励种植大豆,国产大豆主要产区黑龙江省规划,2022年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胡冰川提醒,“在大豆产量提升的同时,要更加精细地注重销售渠道和种植品类的对接,无序扩展可能会给农民带来损失。” 李明传表示,围绕藏粮于技,着力提高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年,国家发改委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重点推进实施两大科技工程,其中之一是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李明传表示,我们将支持有关方面围绕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制(繁)种等环节,加快完善种业基础设施体系,确保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索寒雪采写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在阿根廷感受“夏日世界杯”:街头身着阿国家队队服球迷随处可见
- 韩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5亿韩元防化装备援助 6月发出
- 权益类理财重出江湖!银行理财公司调研忙 这些板块受青睐
- 瑞银:重申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目标价58.3港元
- 《阿凡达2 》定档,院线股按捺不住拉升 影市将迎“观影潮”?
- 网文盗版生意,一棵靠“吸血”长大的摇钱树
- 收评:港股恒指跌0.27% 物管股低收云音乐暴涨38%
- 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首席财务官郑志刚宣布将提前退休
- 玩的就是心跳:欧佩克增产传闻引发巨震,油价暴跌后V型反弹
- 东北证券:“618”仍是电商平台上半年中最大促销季 有望持续贡献平台GMV 增量
- 二价HPV疫苗即将上市 沃森生物疫苗布局再下一城
- 本月跌幅已超两成,锡价为何急速回落?
- 从一组数字看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新进步”
- 比亚迪“产业链”崛起:新能源车产销量快速攀升 A股“小伙伴”订单火爆加紧稳产提产
- 上热搜!腾讯新闻辟谣内部“地震”,网友:新闻人也会被新闻造谣?
- 上海销售“未来牛肉”商家上海云宵食品被罚8万元
- 腾讯控股11月22日斥资约3.51亿港元回购126万股
- 近五年关联交易猛增?双汇发展大额采购美国猪肉价格是否公允
- 积木刮起中国风:低价“拼”出头,玩家扎堆古典建筑
- IMF:世界经济进一步遭遇逆风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