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27权威,两融专业,规模过亿及时,增逾全面,亿元元标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融资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姚 尧
自4月27日A股市场放量反弹以来,特征融资客持续加仓引发市场关注·27数据显示,两融7月7日沪深两市的规模过亿两融余额达16249.57亿元,较4月26日的增逾15414.26亿元增加835.31亿元,增幅为5.42%。亿元元标从融资标的融资来看,4月27日至7月7日,特征有1214只标·27期间获得融资客青睐。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融资资金既包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对于个人融资客而言,一般是以透支未来现金流的方式来进行超前投资,说明融资客对于后市很有信心。今年上半年,A股出现短期低谷,有投资者认为股票低估,便通过融资方式放大投资,增加收益。”
上述1214只标的中,有284只标的期间获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合计融资净买入额1043.69亿元。其中,期间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为34.74亿元;、和等3只标的期间的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29.42亿元、25.02亿元和21.21亿元;包括、、、、等在内的20只标的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0亿元。
“可以发现,融资额的大幅增长与市场反弹同步。本轮融资额反弹之前,融资余额降幅较大,但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实施,以及消费复苏节奏加快,A股市场快速反弹,点燃了融资客的投资热情。”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的284只标的主要呈现三大特征:
首先,融资标的公司盈利能力较强。200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逾七成。其中,7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且截至目前,已有3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29家公司实现了业绩预喜。
从近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来看,148家公司近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20%,包括、、、、等26家标的公司近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在100%以上,彰显出这些公司较强的盈利能力。
其次,股价走势稳中向好。199只标的股价表现跑赢上证指数(4月27日至7月8日期间累计涨幅16.27%),占比超七成。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373.82%,、、长安汽车、、等15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虽未达到300%,但也超过100%,表现强势。
最后,超五成标的获机构点赞。最近30日内,有152只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比超五成。其中,包括比亚迪、、、、等标的获看好评级次数均在10次及以上。
从行业方面看,4月27日至7月7日,31类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5类行业期间被融资客净买入,其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四行业净买入额居前均超100亿元,合计达497.69亿元。
广州万隆证券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吴啟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地缘政治因素和下游新能源持续高景气,以及家电行业消费复苏预期推升,上半年有色金属迎来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每年二、三季度都是基础化工行业的炒作时间窗口,叠加磷化工企业和钛白粉企业切入新能源上游,行业价值被重估,值得长期看好;电力设备行业是当前的赛道股主线,碳中和为行业带来长期高景气,叠加欧美新能源加速替代传统能源,致使超预期的需求量大增;电子行业目前则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融资资金对收益的确定性要求非常高,融资客往往会布局当前的热点行业,短期内在资金的追捧下持续走强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这些行业流动性充足,符合融资客的需求。其中,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行业因为供需错配,带动了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行业景气度得到提升,但这二者均具有较强周期性,高景气难以长期持续。”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