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1批次即食海蜇头不合格,福州宝得利食品被罚没5.72万元
原标题:因1批次即食海蜇头不合格,因批元福州宝得利食品被罚没5.72万元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8月16日,次即新京报记者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海食品2022年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及核查处置情况通告获悉,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1批次不合格即食海蜇头,蜇头州宝被罚没金额总计5.72万元。不合被罚据介绍,格福该公司已对上述不合格预包装食品发出召回公告。得利
处置通告提到,没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因批元《关于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涉及1批次即食海蜇头,次即标称生产企业为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食海食品生产日期为2022年2月17日,蜇头州宝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超标。不合被罚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片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综合监管和执法局经过调查发现,格福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共生产该批次不合格即食海蜇头300袋,得利截至执法人员检查时,已销售200袋;剩余100袋,其中85袋用于员工内部食用,5袋用于出厂检验,库存10袋(已封存并销毁),该公司已对生产销售的该批次不合格预包装食品发出召回公告。
因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上述监管部门对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处没收违法所得0.22万元,罚款5.5万元,总计罚没金额5.72万元。
8月16日,对于该批次不合格产品的召回情况,新京报记者致电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备注的电话,当表明采访需求后,对方随即挂断电话。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该公司首次因销售不合格即食海蜇产品被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0年10月,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的1批次“即食海蜇王”被检出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被福州保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罚款5万元。
福州宝得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郑秋兴,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许可内容涉及水产制品、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
(责任编辑:热点)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的实施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看得懂、好操作
- 山东信托主要成员发生变更,魏向阳出任职工监事
- 以太坊8年挖矿时代结束:V神、中国矿业,与英伟达
- 田国立:上半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累积让利市场主体161亿元
- 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 麦格理:首予读书郎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7.7港元
- 北京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较十年前分别下降75%和50%
- 瑞银为Snap辩护:放缓的增速或已于7月见底
- “元管家”是谁?让你预充的钱不再打水漂,咋做到的?
- 国家发改委部署要求多地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
- 油轮市场活跃石油运费大幅提高,或支撑油价上涨
- 深圳加速度!A股“深圳板块”总数达400家
- 上海两大机场恢复正常运行 今天计划航班761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