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保险日报:高管大流动,涉及百余家险企170多次调整,寿险业提前筹划开门红产品
2022年,月日余家业提疫情反复不断,保险全球经济萎靡,日报国内保险业也正面临深度转型升级,高管而伴随着的大流动涉多次调整,则是及百保险业人才的加速流动。 一是险企监管系统继续换防,先后4波,寿险主要围绕中层展开。前筹银保监会成立至今,划开3-5年换岗周期已至,门红不完全统计,产品2022年以来,月日余家业提银保监系统共有18位监管干部发生变动。保险 二是日报国寿集团、太平保险集团等头部保险机构的人事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国寿集团,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到旗下三家主要子公司一把手,均发生了调整。而这种调整会否继续深入,将是下一阶段的关注重点。 三是中小险企的高管变动,相较于头部机构,中小险企在行业低谷明显会承受更多压力,此阶段人事调整也颇为密集;此外,随着股权交易的完成,新的控股股东的上位也成为影响中小险企人事安排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中小型险企综合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71次高管(只统计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四类职务)变动,涉及107余家各类保险机构。 核心高管团队是险企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密集的人事调整背后,是保险业的转型仍在深入,旧模式与新模式的激烈交锋中,需要更多新思维的注入。 进入10月份,率先启动2023年开门红产品宣传,拉开了寿险业2023年开门红序幕。 在中国人寿启动2023年开门红的同时,其他险企也在积极备战。有险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0月13日开始,公司将组织营销员进行为期3天的2023年开门红封闭式培训,随后将正式启动开门红产品的销售。 保险业素有“开门红、全年红”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季度业绩对全年业绩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门红备战一般从前一年的10月份启动。 今年,寿险业仍面临业绩增长乏力、保险营销员持续流失等多重挑战。由于新单销售乏力,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NBV)呈负增长态势,业界普遍预计全年NBV增幅难以“转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业界各方,都对2023年开门红充满了期待。 当前,寿险市场仍处在深度转型期,新单增长乏力,业界各方高度关注2023年开门红业绩。业内人士认为,展望2023年开门红,寿险业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叠加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更加丰富的营销方式等因素,有望实现“逆风翻盘”,实现真正的“开门红”。 “小牛变大牛,就看这一投”“青春起跑,如获至保”“新华光,耀未来”“寻找阳光的你”“‘职’等你来”……保险行业2023年校园招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2日,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保险、阳光保险、建信人寿、中邮保险、中国太平、民生保险、大家保险等多家险企开始2023年校园招聘。 其中,金融科技类人才受到险企的青睐,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金融科技类岗位招聘的高频词。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对金融科技类人才的需求,与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有关。而为了留住优秀人才,险企需要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年内减持千亿股票投资?腾讯:没设定目标金额,也无外部压力
- 频繁核酸检测能否用抗原检测取代?上海发布会回应这些问题
- 多家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记者实探北京、深圳、成都三地:部分银行存单已售罄
- 不到半月,成都税务如何实现小微企业留抵退税超九成?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退市常态化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难事、大事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议政
- 王毅、黄益平、张斌等重磅发声!如何化解房地产困境、金融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看5位大咖怎么说……
- 重回6.5时代,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影响几何?双向波动是常态
- 行业风向标: 多项政策助力,风电成长确定性持续
- 5月将至“断气”风险递增! 欧洲各国或面临严重经济冲击
- “气氛组”刷屏,北京居民需要囤货吗?最新回应……
-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美间气候磋商很有“建设性”
- 快讯:油气板块早盘领跌 准油股份触及跌停
- 疫情持续发酵港股餐饮股普跌:海底捞跌近8%
- 业绩暴降八成,一鸣食品吓跑上万股东
- IDC:预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5%至12.7亿支
- 德国资管巨头警告:俄乌战争升级才是股市面临的最大风险
- 长短视频协同合作成业界共识 平台作者用户要多方共赢
- 快讯:铁矿石主力合约大跌近10%,一度跌破800关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