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项目扎堆电池行业迎扩产潮
● 本报记者 罗京 电池行业迎来扩产潮。百亿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目扎今年以来,堆电、池行潮、业迎比克电池、扩产等企业公布了动力储能电池扩产计划,百亿百亿级投资金额成为“标配”。目扎 业内人士表示,堆电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池行潮叠加储能市场崛起,业迎行业优质产能供不应求,扩产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百亿 企业纷纷扩产 1月31日,目扎亿纬锂能宣布扩产计划。堆电根据公告,子公司亿纬动力拟在荆门高新区投资108亿元,建设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1月19日公告,拟在简阳市投资约100亿元,建设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同样在1月31日,母公司盛虹控股集团60GWh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张家港市,总投资达306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百亿级投资金额成为项目“标配”。1月19日,赣锋锂业公告,子公司赣锋锂电拟与、东方鑫源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及相关配套。1月28日,比克电池大圆柱生产基地落户常州,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规划建设30GWh大圆柱电池产线及国际化研发中心。 为进一步推广公司最电池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优势,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并为主要客户就近配套产能,孚能科技1月29日公告拟在广州投建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对于扩产项目普遍投资金额较高的原因,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告诉记者:“动力电池行业具有高资金、高技术壁垒的特征,1GWh生产线对应投入金额达3亿元-5亿元,同时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优先地位。” 动力电池需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关系紧密。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在30%-40%,销量达930万辆。高工锂电预计,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800GWh,同比增长80%左右。 动力和储能并进 记者注意到,不少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计划中涵盖储能领域。 据亿纬锂能工厂规划部总经理韦娜介绍,在荆门建设的60GWh超级工厂将量产亿纬锂能全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其配套的储能电站运营成本可低于抽水蓄能电站,满足储能市场大规模、高经济性需求。” 根据赣锋锂业公告,公司拟在东莞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 研报显示,储能成为锂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资源可得性高、安装灵活、建设周期短,2018年以来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中超80%为电化学储能。 产能或结构性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厂商跑马圈地扩张产能时,产能过剩质疑声音渐起。 电新团队测算,2023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约1083GWh,包括动力、消费、储能等场景,而产能约1800GWh。预计,2023年全球电池供给产能将达1498.7GWh,而动力叠加储能电池需求量为1195GWh。不过,优质产能仍然供不应求,电池厂竞争将加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看来,对于一个市场高速扩张的行业来说,产能建设会适度超前。墨柯表示:“企业扩产是一个长期规划,并非一次性把资金、资源全部投入,而是分期建设。每个阶段产能建设完毕后,要看当期的产能利用率,包括外部环境等,然后决定下一期建设是否有所调整、是否延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证50上线首日开门红 北交所迎指数化投资时代
- 美国制造业产值连续第三个月稳固增长
- 二季度经济可能负增长吗?国家统计局:相信消费、投资等仍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的坚实支撑
- 台媒:台积电涨价6%,IC设计客户陷入两难
-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震荡中A股如何走?
- 国家统计局:随着疫情得到控制 消费会逐步释放
- 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四招识别非法主体
- 湖北钟祥麦收开镰 全国夏收大幕启动
- “中”字头持续大涨,国资央企迎多重利好
- 元宇宙≠数字游戏,未来空间更大!多家上市公司线上共谋蓝图
- 净值回撤时如何放平心态 看看基金经理的“按摩金句”
- 新京报评论:两单位被问责,落实四方责任不容有失
- 聚焦生态、航空摄影!轻量高性能镜头尼克尔 Z 800mm f/6.3 VR S评测
- 国家邮政局:前4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7.1亿件,同比增长4.2%
- 上海市政协常委瞿秋平:支持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是时代赋予券商研究所的重任
- 元宇宙≠数字游戏,未来空间更大!多家上市公司线上共谋蓝图
- 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向黎巴嫩提供54亿美元粮食援助
- 秒罄!中手游联合腾讯幻核首发《仙剑奇侠传七》数字神兵斩获佳绩
- 乌天然气管道运营商:预计16日俄过境乌天然气转运量较前一天下降约1/4
- 上海嘉定汽车产业集聚区已有126家企业复工复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