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也有“创新”烦恼
即便集采放量,创新也未必能抵过大刀阔斧的恒瑞“降价”。 虽头顶“医药一哥”光环,医药也如今却还是烦恼陷入了诸多的无奈。 随着仿制药带量采购逐步踏入深水区,创新涉及品种不断增加,恒瑞如今尽管进入集采产品销量迎来了大幅度的医药也上扬,但这却并非给恒瑞医药带来一定的烦恼营收增量。 2022年一季度,创新恒瑞医药实现营收54.79亿元,恒瑞同比下降20.93%,医药也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烦恼同比下降17.35%。创新 众所周知,恒瑞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也就是药企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然而,当以低价换取的市场份额,并不足以填补“降价”的亏空,集采放量背后的投资逻辑,无疑已经生变。 进入集采,意味利润大幅缩水;没进集采,意味市场份额丢失。如今,众多药企已然陷入了两难的地步。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医保谈判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但利润空间却被进一步压缩,加上创新药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恒瑞医药将同时面临创新药市场的严峻挑战。 天价药,苦了谁? 2018年7月,一部由文牧野执导,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救命药买不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影片中,程勇(徐峥饰)从印度带回了天价药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并私自贩卖,引起了警方的调查。 从自私走向无私,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终被抓,赢得尊严,电影最终也因“药”这一元素的串联,突出反映了社会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 影片播出后,社会各界呼吁药品降价呼声也愈发高涨。 2018年7月18日,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的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抗癌龙头的恒瑞医药,2018年的销售毛利率高达86.60%,直逼。 眼看着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高定价,背后不知苦了多少的小?一句“病不起”,激发无数人的共鸣。 而就在彼时,医改政策密集发布,打出深化医改的组合拳。其中,“三医”部门出现重大变化。 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而在医保政策方面,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医保;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 在北上广深等“4+7”城市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31种仿制药进行带量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52%。 此后,随着集采逐步踏入深水区,涉及品种不断增加,在集采造成国内药企一片哀嚎之时,恒瑞医药的危机也随之日益凸显。 集采放量,难敌“价格屠刀” 昔日毛利有多高,如今降价就有多狠。站得越高,摔得越重,恒瑞医药如今正身处如此困局。 根据恒瑞医药披露数据,自2018年以来,公司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高达73%。 然而集采的放量,却远不及恒瑞医药的“降价”屠刀影响大。 2020年11月,公司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2020年销售收入为19亿元,2021年下滑55%。 2021年9月,公司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0年销售收入为44亿元,2021年下滑37%。 事实上,虽然恒瑞医药以创新药研发而闻名,但从收入构成上看,公司的主营收入仍以仿制药为主。目前,仿制药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一半,约为60%。 在集采大刀阔斧“降价”下,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无疑挑战重重。 更值得警惕的是,除仿制药深受集采政策冲击,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同时面临着医保谈判降价压力。 数据显示,2020年恒瑞医药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销售额接近50亿元,名列国产PD-1第一名,而且这一款产品销售收入在恒瑞医药创新药总收入中占比接近50%。 但随着国家医保谈判产品价格降幅较大,卡瑞利珠单抗价格降幅高达85%。 在进入国家医保之前,规格为200mg的卡瑞利珠单抗定价为1.98万元/瓶,为所有国产PD-1药物中最贵;中标后,卡瑞利珠单抗价格暴降至2928元/瓶。 就这降价幅度,不知拯救了多少的小老百姓? 不过虽然进入医保后卡瑞利珠单抗销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上涨,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361%,但这一放量却难以抵消价格下降对恒瑞医药的影响。 财报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的抗肿瘤业务实现营收为130.71亿元,较2020年同比下降14.39%。 创新能力不足,能怪谁? 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研发风险巨大,药企需承载更大的风险去研发。然而由于医改,最终连创新药都难以保障高额收益,那么谁人还愿意去干这活? 其实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虽贵为创新药产品,但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却一点也不少,主要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等。 而根据是否首次创新,创新药可以分为First-in-Class和Fast-Follow(Me-Too、Me-Better、Me-Best)两类。 具体来看,first in class为全球首创新药,这类新药研发难度大、风险高,且研发投入多(10-20亿美元)、研发周期长(十年左右)。 Fast-Follow则是一种在First in Class药物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 相对而言,Fast-Follow研发风险较小、研发成本较低(2-5亿元人民币)、研发周期较短。这也直接导致了此类研发竞争较为激烈。 然而,在新药研发上,恒瑞医药主要采取的正是Fast-Follow模式。以此来看,创新成色不足,或许才是恒瑞医药创新药被大幅砍价最为重要的缘由。 从整体市场来看,创新能力不足,同时笼罩着国内整个医药行业。 从仿创产品结构来看,以仿制药为主的化学药品制剂占据我国药品市场容量的主导地位。根据米内网信息,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69%。 而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仅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8%。根据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及IQVIA数据,将专利过期的原研药考虑在内,2020年原研药占全美处方量的10%,但销售额占比高达80%,远超我国同类产品占比水平。 相较之下,我国创新药市场有多弱,可以说一目了然。 总体来看,我国仿制药占比过高,而创新药占比远低于海外成熟的新药市场。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或许创新药才是恒瑞医药的出路,但就目前来看,这条路显然也并不好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5.89%
- 华为完成监事会换届选举 公司治理按章程有序推进
- 日赚3亿,两千亿巨头涨停,概念股集体大爆发!
- 意大利:明年国防支出无法完成北约“2%硬指标”,推迟到2028
- 裁员潮席卷华尔街!新出路是这个?
- 再也不担心外卖被“动手脚”!今天,北京正式实施这条新规→
- 停伐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增林添绿
- 19家上市银行发年报:17家银行去年涨薪,招行人均年薪60.3万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结构市机会在哪里?博时权益明星经理这样说
- 华泰证券资管致投资者的信:道阻且长,共盼春来
- 万科:如何考好2022这一场?
- 荷兰第84分钟打破僵局!德容助攻加克波破门
- 这届年轻人靠陪伴赚钱:有人陪逛、陪考月入过万,有人忙活一天还捐钱
- 贵州辟谣酒业拉横幅称饮酒可杀病毒:事发地不在贵州 南耀集团称内部正在调查
- 民航局:充分认识当前空防安全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
- 蔚来:与中国海油合作共建的首座换电站正式投运
- 英国将跟随美国步伐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 奇信股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依法从严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 1.5万亿元退税开始了,“救命钱”来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