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发布,险企联手银行“高利放贷”等问题曝光
11月9日,高利放贷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北京保险通报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情况,金融并发布《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法院纷审发布 据介绍,类纠联手2021年3月18日至2022年11月4日,判白皮书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保险类纠纷案件677件,险企占全部民商事案件7.75%,银行标的等问总额达11.73多亿元,涉及保险公司共计41家。题曝 北京金融法院表示,高利放贷从保险公司败诉原因看,北京保险主要集中于免责条款未尽提示说明义务、金融格式条款解释应以不利于制定方为原则进行解释、法院纷审发布理赔协议显失公平等7个方面。类纠联手 《白皮书》指出,目前保险行业治理及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规范化等方面。再保险纠纷中,部分保险公司混淆再保险与共同保险,以“共同保险”之名行“再保险”之实等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 同时,保证保险中“高利放贷”现象和涉嫌车险诈骗案件成为了目前保险类案件审理中的难点问题。 其中,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白皮书》指出经营模式存在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银行保险两家联手“高利放贷”,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 银行保险两家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绑定消费者,通常银行贷款利息并不高,年息7%、8%不等,一般不超过10%。但贷款利息加上罚息、保费、违约金、服务费等费用后通常达到或远远超出24%,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时,保险公司即以合法形式向法院起诉,这一系列费用最终由金融消费者买单。 二是保证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不清,客观上存在规则漏洞。 实践中,存在保险公司利用规则漏洞,以小额、少量、散见的诉讼进行“试水”,企图获取法院支持,后以大额、多量、集中的方式,利用不同法院、不同法官的裁判尺度不一,标准并不统一,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三是保险公司为P2P平台等渠道商“兜底”,存在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有的保险公司为P2P平台放贷提供保险,以极小的“保费”为资本,撬动大额资金池,极易引发连锁、衍生性金融风险。此外,保险公司的此种行为存在绕过国家对P2P的监管,规避法院对涉 P2P案件的审查,实现不法利益的可能。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金融法院向保险企业建议,要畅通会商机制,加强与银保监会沟通;建立预警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另外,《白皮书》中列举了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中机动车的认定、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理赔范围、保单中特别约定条款效力认定等多件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导向作用,以审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全国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些省份人口逆势增长?
- Meta高管解读Q4财报:现实实验室战略没必要调整,苹果隐私“新政”负面影响仍存在
- 瑞信:维持龙源电力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21.5港元
- 郭楠:企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做事?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Meta暴涨近20%!扎克伯格终于懂市场要什么了?
- JMP证券:Peloton已被充分估值 下调评级至“与大盘持平”
- 美联储加息步伐有望放缓? 美债收益率再次反弹
- 韩国女记者直播世界杯遭球迷强搂,微笑继续主持
- 日赢控股将于2月1日上午复牌
- 知识让ChatGPT聪明如人类
- 美律师建议特朗普:如再次当选总统,就对2020年大选展开调查
- “薇诺娜”面霜被曝“发臭”?商家回应了……
- 我,23岁,投基5年,去年跑赢近九成基金经理
- 裕勤控股拟更名为“天成控股”
- 中年男演员:年过40,突然爆火
- 王晓明:科技赋能业务发展 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 田洪良:2月2日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五周来第四次下降
- “业绩利空”落地,机构预期今年券商行业整体复苏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