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医药每年营销要花上亿元,实控人好友是间接股东
炒股就看,恒昌花上权威,医药营销亿元友间专业,每年及时,实控全面,人好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接股 来源: IPO日报 近期,恒昌花上湖南恒昌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昌医药”)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医药营销亿元友间拟创业板上市,每年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实控占发行后总股本的人好比例不低于10%。 IPO日报发现,接股实控人江琎控制恒昌医药81.45%的恒昌花上股权,且其好友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成为间接股东。医药营销亿元友间作为一家医药公司,每年恒昌医药每年的销售费用都超过了1亿元。 实控人好友是股东 据了解,恒昌医药成立于2015年,由江琎、周延奇和夏平华出资设立。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江琎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恒昌医药81.45%的股权,为其实控人。 对此,恒昌医药表示,若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利润分配和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作出与公司利益相违背的决策,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IPO日报注意到,恒昌医药实控人的好友却出现在其员工持股平台中。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海山尊持有恒昌医药6.5%的股权。根据介绍,上海山尊为恒昌医药的员工持股平台,合伙人包括江琎、余青华、江琼等公司员工。但出资比例为25.84%的荆宇锋并未在恒昌医药任职。 恒昌医药表示,荆宇锋是江琎多年好友,具有医药流通行业经验,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医药行业方面指导。 那么,作为实控人的好友,荆宇锋出现在员工持股平台中是否合理? 销售口罩创收3亿 据了解,恒昌医药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药流通企业。 2018年-2020年和2021年1-9月(下称“报告期”),恒昌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905.75万元、96129.95万元、184892.88万元、149518.9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354.94万元、5119.31万元、11062.57万元、12283.6万元。 在上述时间段内,恒昌医药的业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从产品上看,恒昌医药主要拥有中西成药、中药、口罩、营养保健品等4大产品。报告期内,中西成药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9182.25万元、89680.79万元、134926.08万元、131378.5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3.05%、93.32%、73.12%、87.93%,中西成药一直是恒昌医药的第一大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恒昌医药通过销售口罩产生的销售收入为31463.02万元,毛利润为13334.92万元,而此前恒昌医药的产品并不包括口罩。 IPO日报注意到,恒昌医药主要是以直供专销的业务模式在市场上运营。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恒昌医药直供专销的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 52855.93 万元、 96100.79 万元、 151896.7万元、146360.88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100%、99. 99%、82.32%、97.96%。 也就是说,恒昌医药每年至少有8成的收入是通过直供专销所获。 对此,恒昌医药表示,目前公司直供专销模式下的自有品牌药品批件、生产及供应均来源于上游制药企业,如果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上游制药企业供货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将可能失去部分产品品种品规的经营权, 导致经营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销售费用累计6.4亿元 IPO日报还注意到,相对于研发,恒昌医药更喜欢营销。 从员工架构看,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9月末,恒昌医药的员工数量分别为896人、1354人、1589人、1651人。截至2021年9月末,恒昌医药的销售及销售支持人员的人数为887人,占当期员工总人数的54.73%。恒昌医药超过一半的员工都是销售人员。 从费用上看,报告期内,恒昌医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236.94万元、15923.23万元、19885.77万元、18276.81万元,合计约为6.4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75.68万元、1615.21万元、1734.77万元、1624.1万元,合计约为5000万元。 也就是说,恒昌医药每年至少在销售上投入上亿元,且报告期内合计在销售上的投入较研发多了约5.9亿元。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IPO日报通过计算发现,恒昌医药的销售人员数量似乎“消失”了几名。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9月末,恒昌医药销售费用中的薪酬分别为6015.4万元、9137.9万元、14617.09万元、13719.92万元,销售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10.47万元、11.37万元、16.48万元、16.11万元。 若以2021年9月末,恒昌医药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与销售人员平均薪酬计算,其销售人员的数量约为852人。然而在上述恒昌医药披露的员工人数中,2021年9月末公司销售人员的数量为887人,两者之间相差了35人。 那么,产生上述人员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企业对此回复称,平均薪酬使用的是员工加权人数,与期末员工人数披露口径不同。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波音:技术专家已为协助中国民航局调查做好准备
- 美元/日元自2016年2月以来首次升破120 至六年高点
- 融创预计去年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50% 或将延发经审核年报
- 中国铜厂与国际矿商长协谈判 着力提升产业议价优势
- 姚振华遭“公告送达”所为何事?原告广州银行:姚振华承担借款合同纠纷连带责任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动视暴雪与微软寻求更多数据
- 2分钟读财报 | 平安健康2021年总营收73.34亿 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 豫园股份联合体拿下上海黄金地块:大豫园总建面将超100万平米
- 中央纪委网站:防控奥密克戎要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 CBA季后赛将于4月1日起在南昌市进行
-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第一批遇难者家属入住藤县宜尚酒店
- 高盛将向SEC支付400万美元罚款 就ESG基金案达成和解
- 民航局:去年完成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 同比增长5.9%
- 中概股迷途寻路
- 快讯:指数午后延续分化创指跌1.3% 银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走强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后期焦炭价格或将以跟随成材价格及钢厂利润波动为主
- 老人点了一下手机每月扣费好几百 央视点名悟空保、萤火健康保套路消费者
- 中金:维持中石化炼化工程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1港元
- 实控人姚振华下落不明?宝能集团回应:昨天仍在视察工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