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跌破5% 至4月初以来最低水平

时间:2025-07-06 13:49:52来源:芝焚蕙叹网 作者:热点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何国胜

“苏宁那么大个公司怎么可能欠你们的美国钱。”

吴倩去公安经侦部门报案的年期时候,好几个民警都不相信苏宁易购欠了他们公司的抵押贷款跌破低水钱。 

而事实就是利率,“最帅富二代”也撑不住了。至月

作为千万供应商中的初最一个,吴倩的美国公司为苏宁易购主供百货和小家电。然而,年期事情在2021年初后,抵押贷款跌破低水起了变化。利率

吴倩对盐财经说,至月苏宁易购有“97万的初最商业承兑汇票没兑付,还有20多万货款既没汇票,美国也没付款”,年期等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去兑付时,抵押贷款跌破低水系统则显示,苏宁易购账户里没钱。

同吴倩一样,王鹏也是苏宁易购的供应商,也是从2021年初开始,苏宁易购有800多万货款没有支付给王鹏的公司。

缺钱,导致王鹏的公司辞去了大部分员工,只留了4个,勉力维持公司运转。

7月12日,北京一家民营法律咨询机构“中城院要案中心”(下称“要案中心”)受吴倩和王鹏的委托,向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对苏宁易购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要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我们绝对不想走到这一步。”吴倩表示,货款拖得太久,企业撑不下去,只能采取这种方式维护自己权益。

而早在他们二人之前,要案中心受其他苏宁易购的供应商委托,在7月4日向南京中院提交了第一批对苏宁易购的破产申请。

这一举动使得网络上盛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了。

以至于苏宁易购在7月6日微博发声明澄清,破产清算系谣言,目前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

苏宁易购发微博澄清

“200家(截至7月29日)左右供应商在我们这里做了登记,每天数字都在变动,涉及拖欠金额10亿元左右本金,如果按法定逾期利息18%计算,总共12亿元左右。”要案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盐财经记者。

按照要案中心的说法,目前,他们将保持每周向南京中院提交一批破产申请的频率,现已提交三批。

针对此事,记者多次拨打苏宁易购董秘办公室电话,但均无人接听。

1

对方账户没钱了

吴倩的公司跟苏宁易购的合作始于2019年4月,是跟苏宁易购南京总部的采购中心签的合同。他们专做苏宁易购的“企业购”板块。

也就是说,顾客在苏宁易购平台上下单,吴倩的公司发货,等顾客确认收货后,钱先到苏宁易购平台,之后再转给吴倩的公司。

按照合同,吴倩公司跟苏宁易购的货款是现付月结。“我们开票过去,他们直接对公转账过来。”

“起初一两个月比较正常”,吴倩说,后来每次付款都比较延后,尤其是2020年疫情后一直滞后。

2021年初,苏宁易购开始无力维持现付月结的方式,转而改为商业承兑汇票。吴倩当时不知道,这或是苏宁易购出现现金流危机的信号。

当时,苏宁易购工作人员跟他们协商,问能不能用两三个月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来支付货款。

“我们想了想接受了,想着这么大的公司不会欠我们的钱,顶多就是拖一两个月。”吴倩说。

但到了2021年3月,苏宁易购连商业承兑汇票都无法开出,“说是连承兑汇票的额度都没有了”。

吴倩一看汇票、现金什么都拿不到,就不再供货。尽管他们签的合同是在2021年9月到期。之后,她跟其他同行打听,都说苏宁易购付款方面有很大问题。她也问过购货的顾客,对方说他们按时给苏宁易购付了款。

那些商业承兑汇票陆续到期,吴倩等到的不是兑付的货款,而是银行系统的提示——对方账户没钱,无法兑付。

吴倩给盐财经记者发来5张电子商业承兑汇票,金额共计89.54万元。出票人为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宁采购中心,票据状态那栏均写着:“逾期提示,付款已拒付。”

那时,吴倩才真正觉得这件事变得严重起来。

经过一番了解,她判断苏宁易购明知自己无力兑付,却给他们开了商业承兑汇票,是一种票据诈骗。她决定向公安部门报案。

去经侦部门后,经民警审查,最终没有立案。民警告诉吴倩,他们跟苏宁易购属合同纠纷,算不上诈骗。

等了一年多后,吴倩无望于对方的主动还款,遂找到要案中心,委托他们提起了对苏宁易购的破产申请。

据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向盐财经介绍,他们提交的第一批破产申请,由于苏宁易购与两家供应商达成调解,已被撤回。第二批和第三批申请目前已被南京中院签收并转交立案庭受理审查。

要案中心于7月23日提交了第三批破产申请,共五家供应商

“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立案条件是可以的。”北京盈科(上海)律所破产与不良资产部主任文春生告诉盐财经记者,申请破产的主体可以是债权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只要证明债务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可以对其申请破产。”

具体到苏宁易购这件事,“首先这个债权要合法,其次债务到期,供应商多次催促了一直没还,就可以证明债务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文春生说,“如果已经打了官司,通过强制执行还是没拿到钱,也是一个主要的证据”。据此便可以向法院申请让苏宁易购破产清算。

而要案中心相关负责人直接向盐财经记者表示,经他们了解,“苏宁易购已经失去债务清偿能力”。

2

500强里亏损排第三

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告诉盐财经记者,他们做出以上判断,有一定依据。

“该公司账面负债率过高,已经超过83%,长期负债近1400亿元,违约应付账款328亿元。”要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苏宁易购的商业模式也存在风险,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在2%-5%之间,但违约迟延利率普遍高于4%,甚至达到18%,“也就是说盈利增长赶不上负债增长,越久亏的约大”。

苏宁易购2021年的财报也反映了其历史性的亏损。2021年,苏宁易购全年营收为1389亿元,同比下降44.94%;扣非净利润为-446亿元,同比下降556.23%。

苏宁易购2021年财报

在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亏损公司排行榜中,苏宁以亏损432.65亿元排名第三。

同时,由于接连三年亏损和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苏宁易购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从“苏宁易购”变更为“”,进入A股风险警示板交易,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这会让其信贷能力和融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说道:“那么自己赚不到,又借不出来,面对巨额存量债务,靠什么还?”

此外,要案中心告诉盐财经记者,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信息,苏宁易购在6月,被法院6次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总涉案金额49.07万。7月,苏宁易购再次被法院11次列入被执行人员名单,涉案金额75.77万元。

苏宁易购被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说明其有不履行到期债务的实际行动,又有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风险,应该破产清算。”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已查不到上述执行信息。

“被列入执行人名单后三个月仍没有执行到位的话,法院在破产审查的时候,就会把它作为一个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依据。”文春生对盐财经进一步解释道。

但文春生认为,苏宁易购作为上市公司,如果真申请破产,大概率会选择破产重整,而非破产清算。

“因为它这个壳还是有价值的,而且苏宁易购的整个布局,经营的渠道等也有很多优势。”文春生说,最重要的是破产重整的清偿率高于破产清算,这样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对企业的发展和对投资人的利益而言,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但苏宁易购也并非坐等“破产”。

早在2021年2月,深圳国际宣布收购苏宁易购价值148亿元股份。但经过5个月的尽调后,深圳国际宣布终止入股苏宁易购。其称,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审慎分析论证后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

而同日,苏宁易购发公告称,江苏省、南京市国资牵头成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总规模为88.3亿元人民币,拟受让苏宁易购近17%的股份。

该基金邀请、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产业投资人参与。

苏宁易购发布关于股份变更公告

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江苏开始拯救苏宁易购这个当地的龙头企业。

3

员工的“变现通”已不通

等到上述混改完成后,原苏宁易购的董事长张近东退出董事会,使得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亦无实际控制人。当时,有声音称,国资入局使苏宁易购轻装上阵,迎来新发展阶段。

原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  张近东

苏宁易购“轻装上阵”已有一年,不假。

但吴倩和王鹏他们依然没收到拖欠的货款,亦不假。

相比吴倩的断然抽离,王鹏在没收回800多万元货款的情况下,依然在象征性的给苏宁易购供货,“一个月十多万左右的货”。

吴倩觉得,现在还抱有希望给苏宁易购供货只会越陷越深。

但王鹏之所以选择继续供货,并非是抱有希望。

“我们也没办法,欠了银行400多万贷款,还有近200多万的民间借贷,之所以继续在做,就是为了让我的债权人看到我们公司还在。”王鹏说,一旦他公司停业或注销,就要面临银行以及民间借款人的起诉,所以只能勉强维持公司象征性运转。

其实早在今年3月,王鹏公司400万的银行贷款已经逾期,银行也对其提起了诉讼。但因为当时上海发生疫情,经过他们的申请,银行将贷款延期了半年。

现在,半年期限也即将到期,王鹏公司近200万的民间借贷,也将在今年11月到期。

怎么办?

“我们现在也没有计划,真的没有计划,该借的钱都借了。人家一听是苏宁的供货商,都不会给你借钱。”王鹏无奈地告诉记者。

为了度过眼下难关,他们甚至裁掉了多数员工,只留了4人。而这4人目前的工资,都是王鹏拿家里的钱来发的。

收不到钱的,不止是王鹏和吴倩这些“外人”,买了自家理财产品的“自家人”,即苏宁易购员工也从2021年11月开始无法提现。

2021年11月12日,苏宁集团发出一封公开信,其中将员工理财称为“员工借款”。公开信提到,之所以出现部分借款无法按期偿还的问题,是因为苏宁集团近期在欠款追缴和资产处置的进度上未能如期完成。同时,苏宁也承诺已预留充足资产偿还“员工借款”。

徐芸就有近8万元理财无法提现。

她说,在苏宁易购工作几年,这款名为“变现通”的内部理财产品类似定期存款,因为收益不错,当初很多同事都会买,也只有苏宁员工才可以购买。

“定期存1年,有7个点到7.5个点的利息。”徐芸向盐财经透露。

在2021年11月之前,这款理财产品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一直都能按时提现。

徐芸记得,当时部门负责人通知说,钱还不上了,让他们点一下同意延期半年的选项。嘴上说着好,但她心里却不愿意,可部门负责人接连问了好几次,耐不住压力的徐芸同意了延期半年。

可是半年后,“徐芸们”没等来本金。

“到6月30日(2022年)再次没有等到,很多人就到公司门口来闹了,我们通知说在职员工不许去闹。”徐芸说。

其实2021年11月苏宁集团发了公开信后,徐芸拿到了“员工借款”的利息。也是从那时起,徐芸每周收到公司还的本金1%或5%的欠款,到今年4月份,变成了本金的0.5%。

“每周还几百块钱,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徐芸质疑。

此外,徐芸说他们已有半年没交住房公积金。“今年5月的时候,公司才补交了去年12月的公积金,但每个月公司都正常从我们工资里扣公积金,只是他们没给我们交。”

徐芸说,她在公积金系统查过,自己工资里扣掉的公积金并没有拿去缴,公司也没有缴由公司交的那一半公积金。

4

欠债与跑车

徐芸听别的同事讲过,有人因延期支付去法院起诉公司,但听说法院不再受理苏宁易购的案件。

事实是,涉苏宁易购债务案件被集中管辖了。

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7月,他们为北京一家法律顾问企业提供日常服务时,发现该公司被苏宁易购拖欠1600多万元。起诉过程中,他们发现有关苏宁易购的案子被最高法指定南京中院集中管辖。

“南京中院受理案件后,暂停计算审限,不开庭,也不做诉讼保全。”要案中心上述负责人说。

吴倩和王鹏不理解这种做法,莫非法院在维护当地企业?文春生律师表示,这种理解有些偏差。

“集中管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公平清偿的效果”,文春生说,当下出现大量债务诉讼后,各级法院都在进入强制执行的阶段,如果不集中管辖,“动作快的或者近水楼台的法院,就把一些优质资产给划走变现,实现对部分债权的受偿。这种执行对整体而言效果可能不好,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一家法院来统一执行,“不仅可以公平保护所有债权人的利益,还可以协调所有矛盾,也可能是为下一步破产重整做准备”,文春生解释道。

吴倩和王鹏他们没考虑过这种问题,只是想尽快拿到货款,拯救自己的企业。他们说,对苏宁易购申请破产清算是无奈之举,不知道什么才是最佳方式。

文春生分析称,供应商跟苏宁易购签署的应为一般的买卖合同,并非有担保或所有权保留的合同。

这种情况下,作为买方的苏宁易购一旦破产,“供应商这边的债权就是普通债权,它的受偿率相对可能会低一些,因为前面还有职工债权,还有税务债权,然后才是普通债权”。

但同时,文春生理解供应商的反应,“如果迟早要破产的话,早破比晚破要好,早破还可以清偿一些债务,不然的话到后面有可能清偿是零。”

吴倩和王鹏此前从未想到过会走到这一步,在他们的认知里,苏宁易购如此庞大的企业,不应该没钱了。

当下,主流分析认为,苏宁之所以出现严重流动性危机,主要是由于其并不成功的多元化投资和主营业务长期不振。

从2012年开始,苏宁易购投资或收购不少企业。其中,不少是它本身并不熟悉的领域。

如2.5亿美元收购PPTV、19.3亿美元收购努比亚、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俱乐部等。

遗憾的是,这些被苏宁高价收购的项目,最后并未给其带来可观收益。

此外,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和其主营业务效益指标,苏宁的扣非净利润从2014年以来,亏损愈发严重,难以回“正”。这意味着,苏宁易购的主营业务,长期以来处于亏血状态,收益难言可观。

那么,苏宁到底缺不缺钱?

前不久,张近东之子,也即现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康阳,与其价值300万欧元的限量跑车一同亮相意大利米兰,又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2022年4月,在米兰的街头有球迷拍到了张康阳和他的新车

而与之同时出现的,却是张康阳被建行追债17亿元的消息。

欠了17亿的人,还能买跑车——其难以置信的程度让王鹏最近一直在想:“看有没有奇迹出现,能不能把我们的钱还给我们。”

(应受访者要求,除文春生外,其余人名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